7、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对于特定情形下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有特殊的规定,德国民事诉讼法第287条(1)规定,当事人对于是否有损害、损害的数额、以及应赔偿的利益额有争执时,法院应考虑全部情况,经过自由心证,对此点做出判断;[11](70)日本民事诉讼法第248条规定,法院认定损害后,因损害的性质致使证明损害额极其困难时,可基于口头辩论的全部旨趣及证据调查的结果认定适当的损害额;[12](340)台湾地区民事诉讼法第222条II规定,当事人已证明受有损害而不能证明其数额或证明显有重大困难者,法院应审酌一切情况,依所得心证定其数额。[13](167)这三条规定的具体内容虽然互相差别(注释11:就德国与台湾地区两者规定的具体比较,可参见姜世明:《新民事证据法论》(修订二版),(台北)学林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4年版,第216页。),但基本都认为在受害人已证明受有损害(德国还包括对是否有损害有争执的情形),而客观上或者不能证明具体损害额或者证明极其困难时,如果强令受害人证明实际具体损害额,既为不妥又不经济,在这种情形下,法院可以综合考虑全案情形确定损害额。全面考虑到国内司法现状,笔者虽然主张引进这种规定以缓解当事人的证明困难,但也需严格要件以避免自由裁量权的滥用。
【作者简介】
肖建华,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周伟,单位为中国政法大学。
【注释】肖建华.民事证据法理念与实践.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张卫平.
民事诉讼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莱奥•罗森贝克.证明责任论(第四版).庄敬华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姜世明.新民事证据法论(修订二版).台北:学林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4.
陈刚.现在证明责任理论的研究现状.陈刚.比较
民事诉讼法2000年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毕玉谦.民事证明责任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
姜世明.举证责任分配法则之体系建构.姜世明.举证责任与真实义务.台北:新学林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6.
陈刚.证明责任法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姜世明.诉讼上非负举证责任一造当事人之事案解明义务.姜世明。举证责任与真实义务.台北:新学林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6.
汉斯—约阿希姆•穆泽拉克.德国民事诉讼法基础教程.周翠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谢怀栻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日本
民事诉讼法.段文波译.陈刚.比较
民事诉讼法2006年卷,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
民事诉讼法.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3,第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