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核项目 
 | 考核内容 
 | 分值 
 | 自评 
 | 省级初评 
 | 
1 
 | 渔业安全管理机制完善  (10分) 
 | 县级政府重视渔业安全生产工作,渔业安全工作纳入县级政府安全生产总体部署,渔业安全生产考核指标纳入政府工作考核内容 
 | 2 
 |   
 |   
 | 
县级政府领导分工明确,县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有渔业、安监等部门参加,并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渔业安全生产工作 
 | 2 
 |   
 |   
 | 
渔业主管部门有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并设有安全生产管理办公室 
 | 1.5 
 |   
 |   
 | 
渔业主管部门有渔业安全生产例会制度 
 | 1.5 
 |   
 |   
 | 
渔业主管部门经常组织开展渔业安全生产专项活动 
 | 1.5 
 |   
 |   
 | 
安监、渔业、海事等部门建立联合执法、搜救联动协调机制,并能有效运行 
 | 1.5 
 |   
 |   
 | 
2 
 | 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健全  (10分) 
 | 县级有健全的渔业安全监管机构并纳入公务员管理 
 | 2 
 |   
 |   
 | 
有完备的渔业行政执法装备(包括船艇、车、取证设备等) 
 | 2 
 |   
 |   
 | 
渔业行政执法人员能依法行政,持证上岗 
 | 1.5 
 |   
 |   
 | 
乡(镇)有负责渔业安全生产的工作机构和人员 
 | 1.5 
 |   
 |   
 | 
渔业村有专(兼)职渔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1.5 
 |   
 |   
 | 
渔业生产经营单位配有专(兼)职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员 
 | 1.5 
 |   
 |   
 | 
3 
 | 应急管理机制运行顺畅  (7分) 
 | 有渔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包括防汛抗台、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等),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 
 | 1.5 
 |   
 |   
 | 
有渔业应急通信网络,气象预警和避险等安全信息畅通 
 | 1.5 
 |   
 |   
 | 
按规定执行24小时渔业安全应急值班,值班记录规范清晰 
 | 1.5 
 |   
 |   
 | 
渔业水上突发事件(包括涉外事件)应急处置机制运行顺畅 
 | 1.5 
 |   
 |   
 | 
渔政执法船有紧急备航制度,能服从应急救助调度 
 | 1 
 |   
 |   
 | 
4 
 | 渔业风险保障机制完善  (4分) 
 | 有完善的渔业互助保险机构,配备专(兼)职人员 
 | 1 
 |   
 |   
 | 
有配套的政策性渔业保险补助资金 
 | 1 
 |   
 |   
 | 
渔民人身保险参保率100% 
 | 1 
 |   
 |   
 | 
渔船参保率85%以上 
 | 1 
 |   
 |   
 | 
5 
 | 安全投入资金保障充足   (8分) 
 | 渔业安全投入资金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并按计划落实到位 
 | 2 
 |   
 |   
 | 
有专项的渔港建设维护等经费 
 | 2 
 |   
 |   
 | 
有专项的渔民培训教育补助经费 
 | 2 
 |   
 |   
 | 
有专项的救生设备配备补助等渔业安全装备资金  
 | 2 
 |   
 |   
 | 
6 
 | 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健全  (4分) 
 | 建立较完备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 2 
 |   
 |   
 | 
有安全检查制度 
 | 0.5 
 |   
 |   
 | 
有专门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台账 
 | 0.5 
 |   
 |   
 | 
有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 0.5 
 |   
 |   
 | 
有违规渔船举报制度 
 | 0.5 
 |   
 |   
 | 
7 
 | 法律法规切实有效执行  (9分) 
 | 按规定办理进出渔港签证 
 | 2 
 |   
 |   
 | 
按规定进行渔业船员考试发证,船员考试发证档案齐全 
 | 2 
 |   
 |   
 | 
依法进行渔业船舶登记,船舶登记档案齐全 
 | 2 
 |   
 |   
 | 
按规定报告统计事故,无瞒报漏报情况 
 | 1 
 |   
 |   
 | 
有效开展渔业安全专项整治和打击非法作业活动,检查记录齐全 
 | 1 
 |   
 |   
 | 
渔业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率100% 
 | 1 
 |   
 |   
 | 
8 
 | 渔港管理规范设施齐全  (6分) 
 | 辖区内渔港“三权”清晰,渔港监督管理机构健全、制度完善 
 | 1 
 |   
 |   
 | 
港区生产经营单位安全责任明确,管理规范 
 | 1 
 |   
 |   
 | 
港区治安环境良好,近三年未发生重大刑事治安案件 
 | 1 
 |   
 |   
 | 
港内船舶停泊有序,安全值班制度执行良好 
 | 1 
 |   
 |   
 | 
渔港内无“三无”船舶,船名号、船籍港标识规范 
 | 1 
 |   
 |   
 | 
渔港航道畅通,航标、消防、防污、监控等设施配备齐全,运行状况良好 
 | 1 
 |   
 |   
 | 
9 
 | 渔船安全适航状况良好  (8分) 
 | 渔船依法修造、检验,受检率100% 
 | 2 
 |   
 |   
 | 
渔船通讯、导航、消防等安全设施齐全,各种安全装备能够正常使用 
 | 1 
 |   
 |   
 |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和救生筏等通讯、救生设备应配尽配 
 | 1 
 |   
 |   
 | 
渔船按规定配齐渔业职务船员,适任证书持证率100%; 
 | 2 
 |   
 |   
 | 
普通船员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率100% 
 | 2 
 |   
 |   
 | 
10 
 | 渔业船员培训管理规范  (7分) 
 | 渔业船员培训体系完备 
 | 1 
 |   
 |   
 | 
培训机构教学设施齐全,培训师资符合要求 
 | 2 
 |   
 |   
 | 
培训管理工作规范,档案齐全 
 | 1 
 |   
 |   
 | 
“阳光工程”渔业船员培训有效开展 
 | 1 
 |   
 |   
 | 
渔船船东船长安全管理培训率100%, 
 | 2 
 |   
 |   
 | 
11 
 | 宣传广泛深入形式多样  (5分) 
 | 重点渔港、渔村设有渔业安全宣传栏(牌) 
 | 1 
 |   
 |   
 | 
“安全生产年”、“安全生产月”等宣传活动扎实深入,做到广播有声音、电视有画面、报纸有文章 
 | 2 
 |   
 |   
 | 
经常组织渔业安全知识竞赛、技能比赛、文艺演出等活动,渔民群众对渔业安全法律法规和防灾减灾知识知晓率高 
 | 2 
 |   
 |   
 | 
12 
 | 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  (6分) 
 | 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制”,建立县、乡(镇)、村渔业安全生产层级考核体系 
 | 1.5 
 |   
 |   
 | 
有明确的渔业安全生产管理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 
 | 1.5 
 |   
 |   
 | 
县、乡(镇)、村(公司)、渔船100%签订渔业安全生产责任状 
 | 1.5 
 |   
 |   
 | 
渔业生产经营单位、渔船所有人(经营人)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船长水上作业第一责任得到落实 
 | 1.5 
 |   
 |   
 | 
13 
 | 渔业生产组织化程度高  (6分) 
 | 渔船编组生产作业制度有效落实,同组渔船间联系畅通 
 | 1.5 
 |   
 |   
 | 
定期开展组长业务培训、交流 
 | 1.5 
 |   
 |   
 | 
对渔船编组生产工作定期进行考核并有奖惩措施 
 | 1.5 
 |   
 |   
 | 
有渔船自救、互救激励机制 
 | 1.5 
 |   
 |   
 | 
14 
 | 渔船安全事故有效控制  (5分) 
 | 渔业安全生产事故得到有效控制,死亡(失踪)人数在年度安全生产控制指标范围内 
 | 2 
 |   
 |   
 | 
按“四不放过”原则处理各类事故,事故结案率100% 
 | 1.5 
 |   
 |   
 | 
建立并落实渔业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责任追究到位率100% 
 | 1.5 
 |   
 |   
 | 
15 
 | 平安渔业创建扎实开展  (5分) 
 | 有平安渔业示范县创建活动工作方案 
 | 1 
 |   
 |   
 | 
有创建活动领导机构、工作机构和工作经费 
 | 1 
 |   
 |   
 | 
广泛开展平安渔业示范乡(镇)、村、船创建活动 
 | 2 
 |   
 |   
 | 
平安渔业创建活动有交流、有总结 
 | 1 
 |   
 |   
 | 
16 
 | 渔业安全管理工作创新  
 | 凡国家无统一要求,但地方已先行实践,为推动渔业安全管理科学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具有在全国推广应用价值的创新工作项目可作为附加项,每项加2分,最多不超过10分。 
 |   
 |   
 |   
 | 
合       计 
 | 10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