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骨干推进阶段(2008年)。主要抓好市、县、镇三级政府及其部门、单位的信息公开工作,初步构建起政府信息公开体系。此阶段的重点工作是:
1.制定方案,周密部署。一是召开会议,下发文件,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广泛动员和周密部署;二是搞好调查,构建网络,确定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骨干网络单位;三是明确责任,严格把关,按时完成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编制等工作。
2.搭建平台,拓展渠道。一是建立以网上公开为主,政府公报、新闻媒体、档案馆、公告栏、电子显示屏等多种形式并用的政府信息公开体系。二是以威海市人民政府网站“中国·威海”作为全市政府信息公开的第一平台,在“政府信息公开”栏目中为各网络单位建立信息公开子栏目,将政府网站、部门网站进行并联,实现“一个窗口”对外。三是召开全市政府信息公开业务工作培训会议,对网络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3.健全制度,严格考核。一是制定《威海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办法》,将各市区、开发区、工业新区和市直部门信息公开工作纳入考核范围。二是加大督导、考核力度,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和人员配备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工作开展情况和举报投诉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并于年底公布考核结果。
(二)拓面推广阶段(2009-2010年)。在2008年构建骨干框架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网络单位覆盖面,丰富内容和形式,尽快建立起完善的政府信息公开体系。此阶段的工作重点是:
1.扩大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在巩固信息公开骨干网络的基础上,逐步将市、县、镇三级教育、医疗卫生、供气、供热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纳入政府信息公开范围。
2.拓宽政府信息公开渠道。将市政府应急网络纳入政府信息公开体系;进一步加强市现行文件阅览中心建设,健全公众持有效证件或通过电话、信函、电子邮件等方式免费查阅文件的机制;在市区繁华地段和重要公共场所,设置电子显示屏、公告栏、触摸屏等信息公开设施;依托各级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建立政策法规信息公开系统;探索依申请公开的好形式、好方法,最大限度地方便公众信息需求;整合市长公开电话、部门服务热线、行风热线等资源,建立更加完善的信息公开和沟通平台。
3.调整充实信息公开内容。在已编制的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目录和指南的基础上,采取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社会意见,结合各单位的业务职能,依法扩大和细化主动公开内容,进一步规范依申请公开的流程、服务方式等,做好各级各部门、单位公开信息的调整、充实工作。
(三)巩固提高阶段(2011-2012年)。根据形势发展要求及公众信息需求取向,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再完善、再巩固、再提升,使之更加科学化、制度化、法制化。此阶段的工作重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