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扎实"禁实",墙材革新工作深入开展。各地认真贯彻省政府181号令的要求,有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在工程建设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加大了对违规使用实心粘土砖工程的查处力度,城市规划区基本实现 "禁实"目标,全省"禁实"工作由"禁用"向"禁产"、由"禁实"向"禁粘"、由城市向农村推进。各地积极调整新型墙材产品结构,大力发展节能利废新型墙材。2008年全省关停、改造实心粘土砖厂400余家,新上新型墙材生产线163条,新增生产能力47亿块标砖。认真执行新型墙材建筑节能技术产品全省统一认定制度,加强产品质量动态管理,规范了技术产品市场,经省认定的技术产品达到1900余项,形成了生产规模大、技术水平高、品种配套齐全的新型墙材生产体系,产品质量和档次水平明显提高。
(四)加强征管,基金调控作用进一步增强。各地按照国家、省专项基金政策规定,加大征收力度,及时办理返还,规范专项基金使用管理,较好地发挥了政策调控作用。2007年全省征收基金 3.8亿元,支持新型墙材和建筑节能科研开发项目、试点示范工程87项,带动社会资金投入5.6亿元。多数市县按规定使用了省财政厅统一监制的专用票据,专项基金收缴和入库通过"山东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系统"实行了"票款分离",对未办理专项基金结算手续的工程项目进行了集中清理核查,确保专项基金及时缴入国库。
(五)加大创新,新技术推广步伐明显加快。各级加强科研开发和应用技术研究,研究开发了50余项新型墙材和建筑节能技术产品,其中30余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国内领先水平。研究编制了《建筑节能检测技术规范》、《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技术导则》、《蒸压粉煤灰砖砌体技术规程》等20余项技术标准。组织开展了第九批建筑节能试点示范工程建设,共36个工程(小区)500多万平方米。积极推进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一体化、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全省城镇太阳能热水器安装面积达到600万平方米,浅层地能建筑应用面积300多万平方米。
综合全省建筑节能与墙材革新工作发展状况,济南、青岛、烟台、东营等市总体推进情况较好,潍坊、聊城等市工作有了较快进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检查的情况看,我省墙改与建筑节能工作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 "禁实"基础不牢固。有的县(市)对"禁实"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措施不得力,新型墙材发展缓慢,个别地方存在实心粘土砖反弹现象。有的地方实心粘土砖厂关停力度不够,"禁实"基础还不牢固,目前全省实心粘土砖年产量仍有70多亿块,关闭实心粘土砖厂任务依然十分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