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决定

  实现这个目标任务,必须立足当前,打好基础。到2010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农村公共事业健康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得到巩固提高,农村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应保尽保,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达到90%以上;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农村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85%和90%;农民生活水平切实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6%,农村安全饮用水达标率提高到78%,实现所有乡镇通油(水泥)路、所有行政村通公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明显加强,农村沼气入户率达到45%,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4%,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左右。

  二、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制度

  (四)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加强农村土地承包规范管理,搞好延包后续完善工作,加快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确保经营权证到户,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和方式创新,家庭经营要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转变,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提高土地产出率和集约化水平;统一经营要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采用互换、转包、转让、出租、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在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的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和服务,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合同、登记、备案等制度,规范流转程序,完善流转手续,加强流转纠纷调解仲裁。培育流转中介服务组织,建立健全流转市场,通过市场机制形成合理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价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坚决防止不顾条件强制推行,损害农民利益;坚决防止通过流转改变集体所有制性质和土地用途。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依法明晰产权,规范承包,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加快集体林地勘界和林权登记、发证工作,推进林木采伐管理、林地林木流转、林业投融资等配套改革,落实公共财政支持政策,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改革任务,逐步形成集体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机制,实现森林资源增长、农民群众增收、生态环境良好、林业产业发展、林区社会和谐的目标。

  (五)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我区人均耕地少,必须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负总责,并逐级落实到地块和责任人,确保到2020年全区耕地保有量不低于6310万亩,基本农田不低于5400万亩。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制度,稳步推进粮食主产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土地整理,积极开展矿山废弃占地、生产建设项目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临时用地的土地复垦工作,保质保量补充耕地资源。严格执行基本农田占用审批制度和补划制度。全面建设与农村改革发展相适应的土地产权制度,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约束作用,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加强对乡镇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项目、村民住宅建设的规划建设许可及用地审批,严格执行农村住宅一户一宅政策。积极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有条件的地方,引导农民适当集中居住。积极探索建立离乡农民宅基地退出机制和补偿机制。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规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交易行为,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纳入土地市场统一管理。完善征地制度,依法征收农村集体土地,要按照同地同价原则,及时足额给予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合理补偿,切实解决好被征地农民就业、住房、社会保障。

  三、着力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六)加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必须坚持用新的发展理念调整城乡关系,用新的体制机制整合城乡资源,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均衡、持续、协调发展。加快建立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的新机制,加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明确分区功能定位,统一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区、居民生活区、工业园区、生态涵养区等,特别要重视搞好县域村镇体系和村庄规划,到2012年行政村所在地规划实现全覆盖。加快建立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新机制,加强城乡产业分工协作,鼓励城市工商企业到农村创办原料基地,投资农产品加工业,兴办连锁店、便利店、专卖店和批发市场,提高城乡产业依存度和相融度。加快建立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新机制,继续将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整合城市水电路等各种资源,推动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抓紧建立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加快建立统筹城乡就业的新机制,建立跨地区、跨城乡的统一劳动力市场,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取消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城乡之间有序流动。加快建立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的新机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以商业保险为重要补充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实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与城市接轨。加快建立统筹城乡社会管理的新机制,改革户籍管理制度,以常居地登记常住人口,实行全区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