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争取国家新增1000亿元中央投资工作的报告》的通知
(办字〔2008〕74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大曹庄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
抢抓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机遇,争取更多中央资金支持,对于我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撰写了《争取国家新增1000亿元中央投资工作的报告》,就前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成效、做法进行了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剖析,并对进一步做好争取后两年中央政府投资工作提出了6条意见和建议。姜德果书记批示,“报告提出的九大项目重点争跑工程分别由一名副市长分包调度的建议,很有必要,建议以政府办名义发文,实行每周调度,责任到单位和个人,增加压力,提高效率,争取有更多项目落户我市”。刘大群代市长批示,“按姜书记批示抓好落实;总结经验,拿出办法,下大力抓好下一步项目;适时召开会议,提高认识,抓紧部署”。为落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精神,现将该报告予以印发,请认真研究,抓好贯彻落实。
二○○八年十二月十二日
争取国家新增1000亿元中央投资工作的报告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08年11月30日)
最近,围绕抢抓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机遇,争取更多中央资金支持我市经济社会建设,市委、市政府紧急动员,迅速行动,及时果断地作出了一系列安排部署,目前争取国家今年新增1000亿元中央投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就主要成效、做法、问题及建议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效
截止11月28日,我市分两批共上报省发改委项目211个,总投资186.26亿元,拟争取资金20.32亿元;已有102个项目上报国家发改委,总投资26.52亿元,拟争取资金5.08亿元。经与省发改委沟通,初步预计到目前为止我市列入中央投资计划项目50项,可争取中央投资2.11亿元。其中:社会事业发展项目26项,可争取中央投资2417万元;农村民生和农村基础设施项目14项,可争取中央投资8855万元;节能和循环经济项目9项,可争取中央投资4820万元;交通项目1项,可争取中央投资5000万元。市本级项目七里河污水处理厂可争取中央投资1170万元。
二、主要工作做法
回顾总结半个月来紧张的项目筛选、包装、上报和跑办工作,主要做法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领导重视,指挥有力。两个月前,姜德果书记在全市经济形势分析会议上,就十分有预见性地指出“随着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国家将会出台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银根也将放松”,并明确要求各县(市、区)各部门要“提早谋划、筛选和包装一批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节能减排、城镇建设、服务业等方面的项目,待国家具体政策出台后,迅速对接,决不能因为‘有政策却拿不出项目’而错失良机”。国家扩大内需十项措施一出台,刘大群代市长即指示市发改委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拿出紧急动员争跑国家资金的意见和落实国家扩大内需十项措施实施意见,并紧急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进行了安排部署。主管市长张砚平两次召开协调会议,各副市长分别进行了分口调度,有的亲自带队到国家和省跑办协调。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争取中央资金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邢台市落实新增1000亿元中央投资实施方案》、《邢台市争取1000亿元中央投资责任单位分解方案》,将逐个项目逐个落实到分包市级领导、分包县(市、区)和分包责任部门,明确规定了相关工作的具体要求、时间进度,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如果说这次争取国家新增1000亿元中央投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也是市主要领导高瞻远瞩、科学决策、指挥有力的结果。二是反应迅捷,工作主动。有关部门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由年初“双防”转变为“一保一控”和先后出台了提高出口退税率、“双率”齐降等政策措施后,及早分析判断出国家下一步将采取更加积极的“保增长”政策,并主动与国家发改委、省发改委等上级部门保持密切联系,确保了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最新的政策信息。关键时刻,派驻专人盯跑盯办,在国家出台扩大内需十项政策措施的第2天,就从国家发改委拿到了新增1000亿元中央政府投资的具体投向及额度、主要负责部门及国家发改委负责司局等详细信息;在国家发改委11月12日晚召开1000亿元新增投资安排会议、出台《紧急落实新增1000亿元中央政府投资实施方案》的第2天早上,即拿到了《实施方案》,均比省发改委还早了一天,为我市及早反应、迅速行动提供了有力保证。三是超常工作,超前上报。各有关部门、各县(市、区)按照中央资金投向,不论是否工作日,不论是否工作时间,加班加点,以超常规的工作速度,推进项目筛选、包装、前期手续完善和上报工作,在11月13日就将第一批116个、总投资83.76亿元、拟争取资金13.95亿元的项目上报到省发改委,为及早通过省审核上报国家争取了时间。四是密切合作,形成合力。这次争取中央资金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量大,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特事特办要求,在项目的谋划、前期手续办理、包装上报、协调争跑等方面,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县(市、区)与部门、部门与部门之间密切配合,分工协作,衔接较为流畅,有效地提高了项目的上报速度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