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来,我国不锈钢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年增长速度超过30%。2006年,我国生产不锈钢561万吨,钢材646万吨,消费量达到775万吨左右,成为不锈钢世界第一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据预测,“十一五”期间国内钢材消费需求将保持年均10%左右的增长。同时,青藏铁路全线通车,极大带动了沿线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青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钢材的需求快速增长。预计到“十一五”末,青藏两省区钢材需求将超过200万吨。
二、发展机遇与条件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特别是中央加大对青海等省藏区的政策支持,为我省钢铁工业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一)资源保障。目前,西钢集团在青海、甘肃和新疆等地控制了约2亿吨铁矿资源、6.4亿吨焦煤资源,基本实现产业链纵向一体化。全省探明炼焦用煤为32.6亿吨,占原煤保有储量的67.5%,特别是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探明以焦煤为主的煤炭资源量12亿吨。最新的地质勘探成果表明,格尔木周边铁矿资源丰富,潜在储量十分可观。目前,全省已探明铁矿42处,控制的资源量2.8亿吨,青藏铁路沿线西藏境内铁矿床有两处,初步控制的富铁矿资源量1.2亿吨,两地合计资源量约4亿吨,其中格尔木乌图美仁地区已探明铁矿资源量1.5亿吨,青藏新三省区交界处潜在储量可观。
“十一五”后,格尔木可形成500万吨/年铁矿采选规模,海西和海东可形成600万吨焦炭产能,全省铁合金产能接近300万吨,相关产业匹配程度高,钢铁的大宗原材料具有就近和可靠的供应保障。此外,随着黄河上游拉西瓦等水电站建成并网发电,我省水电资源丰富和电价相对较低的能源优势更加凸显,有利于提高我省钢铁工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市场优势。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装备制造业高速发展,特钢行业的需求在未来数年能够保持10— 15%的增长速度。不锈钢市场向纵深发展,呈现两个发展势头:城镇往农村发展,民用往工业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将不断拓展新的领域,带来不锈钢需求增长呈阶段性跨越式发展趋势。青藏两省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扩大,使区域内普钢需求持续增长成为必然。
(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青藏铁路已全线通车,青藏铁路宁格段复线、柴木铁路已开工建设,铁路运力将得以大幅提升。格敦、格库铁路和丹拉国道西宁——格尔木段一级公路改造项目正在积极筹建。龙羊峡——乌兰——格尔木330KV输电线路及第二回路已投入运行。基础设施条件已基本能够满足建设大型钢铁项目的需要。
三、指导思想、原则和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