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莆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08年莆田市绿色通道工程建设检查验收情况的通报


  (三)村庄绿化美化进展顺利。全市重点实施道路沿线村庄“四绿一带”美化工程,即绿色通道、绿色水体、绿色庭院、绿色田野和寺庙风水林带工程,完成非规划林地种植名贵树种和速生丰产、优质高产为主的用材树种74.70万株。其中:绿色通道40.95万株,绿色水体13万株,绿色庭院10.05万株,绿色田野6.3万株,寺庙风水林带4.4万株。

  (四)“青山挂白”治理扎实有效。全市重点实施“青山挂白”治理任务,完成治理面积10005平方米,垒砌种植爬山虎的平台长度1176米,共回填土方2884立方米,种植巨尾桉2300株、三角梅1120株、爬山虎2000株,成活率达85%以上,已完成投资15.3万元。同时,依照有关规划划定禁采区、可采区、限采区、相关部门关闭了禁采区内的矿点,严格采矿权审批制度,防止造成新的“青山挂白”现象。

  二、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狠抓落实。各县(区、管委会)成立了绿色通道工程建设指挥部,政府分管领导任指挥长,负责绿色通道工程建设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涵江区、荔城区分管领导亲自上阵,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发动干部群众打响一个又一个绿色通道工程建设漂亮战。涵江区集中力量建设荔涵大道精品段7公里,荔城区实施“交战路、东圳路、荔园一期”两侧30米绿化建设,体现气魄和力度;城厢区全力创建国道324线文明样板路,完成5.6公里绿化改造;湄洲岛实施“湄洲大道”景观改造工程,建设生态文明海岛;秀屿区主攻木材加工区主干道、次干道两侧绿化;仙游县加快仙港大道两侧30米宽绿化进度,都取得明显成效。

  (二)围绕重点,科学规划。为使绿色通道工程建设有章可循,各县区都制定实施方案。一是建好国道、省道两侧边沟边缘10-30米绿化带,形成生态林带、景观林带;二是通道两侧一重山生态风景林建设,营造生态风景林;三是“青山挂白”治理,尤其是做好国道一重山大坛口的“青山挂白”治理工作;四是完成通道沿线村庄绿化美化,创建绿色家园,建设富裕新村。五是各县区林业、建设等有关部门还邀请有资质设计单位进行绿化规划,做到了“六个结合”:①新建与改建相结合;②乔、灌、草相结合;③点、带、林、园相结合;④人工景与自然景相结合;⑤传统园林特点与现代绿化相结合;⑥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由于规划切合实际,看得见、摸得着,深受群众欢迎。

  (三)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各县(区)积极开展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造林氛围,一是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简报》、标语、宣传栏各种会议等多媒体,宣传党和政府建设绿色通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宣传党的新方针、新政策,激发广大群众植树造林的热情,共发动6万多人次。二是在《国土绿化》、《中国绿色时报》、《福建林业》、《莆田通讯》、《湄洲论坛》、《湄洲日报》等报刊杂志上刊登23篇文章,大力宣传城乡绿化一体化与绿色通道工程建设意义。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宣传,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的绿化意识,积极营造绿色通道建设氛围,为绿色通道建设奠定思想基础。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