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内容 | 陕 西 |
监测
预警 | 地震观测系统监测 | 监测站 | 114个 |
| |
| 建立市、县、乡三级政府部门的灾情速报渠道,建立快速地震信息收集及发布平台 |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 | 群防群测点 | 673处 |
专业监测点 | 49处 |
监测预警系统或预警示范区 | 2处 |
| 建立健全4个县级地质灾害防治系统 |
气象监测预警预报 | 综合监测系统 | 恢复建设气象观测监测站网 |
预报预测系统 | 建立精细化预报系统、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警系统、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建设、流域面雨量预报系统、高温热浪预警系统建设和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综合预报业务平台、和省级预报业务系统异地灾难备份 |
公共服务系统 | 建立防灾减灾信息综合发布平台、公众气象服务信息发布平台、DAB卫星数字音频广播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专业气象服务系统、防灾减灾决策气象服务系统、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和灾区乡镇农经网信息服务体系,开展受灾区大型安置点防雷设施工程。 |
信息与技术保障 | |
测绘应急保障能力 | 获取遥感影像累计覆盖国土面积 | 14060平方公里 |
测绘更新地形图 | 999幅 |
数据库和信息系统 | 建立多比例尺地理信息数据库,构建灾情分析与服务地理信息系统 |
测绘基准恢复 | 恢复及重建灾区的平面、高程体系,开展各级GPS点观测和水准路线观测,进行灾区大地水准面精化。 |
|
灾害风险治理 | 地质灾害防治 | 调查评价 | |
|
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 | 224处 |
搬迁避让 | 227处2261户 |
应急指挥和救援救助 | 救灾应急指挥体系和信息平台 | 省级减灾中心 | 陕西省减灾中心 |
应急指挥体系 | 建立自然灾害综合应急指挥系统 |
单灾种指挥体系 | |
救援队伍建设 | 专业救援队伍 | 补充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救援装备,配备完成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第二分队装备,建设省级和汉中、宝鸡三支市级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
|
志愿者队伍 | 汉中、宝鸡依托城市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在地震主管部门指导下,由当地政府在各社区组建地震灾害紧急救援志愿者队伍 |
救灾物资储备体系 | 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 | 1个 |
省级救灾物资储备库 | |
市级救灾物资储备库 | 2个 |
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 | 4个 |
综合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