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接续替代产业是实现萍乡市经济转型成功的关键,各金融机构要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提高对货币信贷政策的执行力,增强产业政策与信贷政策的协调性,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生态农业等接续替代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层次全面提升,努力实现萍乡市经济多元化发展。
第十二条 重点支持高科技产业做大做强。金融机构根据政策导向和产业发展重点,以先进适用技术催生新兴产业,在信贷投向方面重点支持医药、电子、新材料、光伏等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支持医药企业开发生物技术产品、新型制剂、医药保健等产品,形成以医药制品为主的医药产业集群;大力扶持纳米材料、信息材料、抗磨材料、稀土材料、特种纤维、节能墙材等新型材料产业;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以扶持联华数码科技城为载体,培育形成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增加对光伏产业的信贷投入,积极推动政府引进国内外著名光伏企业来萍乡投资,形成相互依托、配套发展的产业格局。
第十三条 保证现代生态农业信贷资金需求。涉农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农村公路改造、农村公共卫生建设等项目;要保证养殖、无公害蔬菜、花卉、水稻等生产信贷资金需求,扩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生产规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信贷投入,努力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优化和延长农业产业链;切实推进农业产业化“十百千”工程和“一村一品”工程,促进食品加工业向集群化、规模化发展。
第十四条 积极支持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各金融机构要加强对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发展潜力、信贷需求等方面的研究,积极扶持旅游、物流、商贸等需求潜力大的现代服务业,全面提升服务业内部结构和发展层次。加大对景区开发的信贷投入,精心打造红色安源旅游项目、武功山旅游项目和杨岐山旅游项目品牌,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新兴支柱产业;加大对现代物流、商贸项目信贷支持,着力扶持萍乡市钢材市场、家具市场、建材市场、小商品批发市场等辐射力强的大型市场,引导社会物流向一体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五、加大对薄弱环节的信贷投入,促进经济和谐稳健发展
各金融机构要在控制风险的同时,加快信贷服务品种、方式、方法的创新,适度增加对弱势产业、弱势群体的信贷支持,满足弱势产业、弱势群体多元化、全方位的金融需求,促进萍乡市经济和谐稳健发展。
第十五条 完善中小企业贷款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银行机构中小企业贷款的专门机构,以及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授信、信贷营销、风险管理、考核激励等制度,科学合理地设定中小企业贷款审批权限,提高中小企业贷款在全部贷款中的比重。同时,金融部门要从战略的高度和长远的眼光,对有信用、有市场、有效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优先给予信贷支持,特别是对成长型企业,要“用心、用力、用情”去扶持,使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真正做到扶持一个壮大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