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前款第(三)项的活动的,还应当征得电力设施产权人或者管理人同意。
第十九条 发生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突发事件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下列措施:
(一)组织营救受害人员,撤离、安置受威胁人员;
(二)迅速组织抢修受损电力设施;
(三)排除妨碍,限制通行,保证抢修通道畅通;
(四)调集物资、人员、交通工具及相关设备,支援抢险;
(五)协调电力供应,确保重要单位供电。
第二十条 发生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突发事件时,电力企业应当采取下列措施:
(一)消除危险源,控制事态发展;
(二)立即抢修受损电力设施;
(三)组织应急电力供应,保证重要单位用电;
(四)其他恢复电力正常供应的应急措施。
第二十一条 发生突发事件危及电力设施安全时,电力设施产权人或者管理人可以先行采取以下紧急措施消除危险源,并在规定时间内向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一)中止供电;
(二)修剪或者砍伐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林木等植物;
(三)挖掘排水沟渠等开挖地面行为;
(四)清除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建筑物、构筑物;
(五)采取其它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的措施。
电力设施所有人或者管理人采取前款所述紧急措施,依法必须补偿或办理有关手续的应当予以补偿或补办,并应当尽量减少损失。
第二十二条 电力设施产权人或者管理人应当加强电力设施保护,定期对电力设施进行巡视、维护、检修,及时消除隐患、排除故障,减少因故障、事故造成的停电。
第二十三条 电力设施产权人或者管理人对侵占、毁损电力设施或者妨碍电力设施安全运行的行为可以依法单独或者合并行使权利;对危害电力设施的违法行为,应当及时保护现场,并提请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和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十四条 收购废旧电力设施器材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应当依法取得营业执照,并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电力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