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09号台风登陆时刻正值珠江口开始涨潮,强烈吹刮东到东南风,有利于海流乘盛潮大量涌入,台风增水叠加在这个高潮上面,东莞泗盛水位站出现有记录以来最高暴潮水位2.29米,海堤全面漫顶成灾,淹浸农田25万亩,倒塌房屋605间,7名海军战士为抢险而牺牲。
台风与潮汐叠加形成风暴潮成灾,同时潮汐使咸潮上涌。1955年春旱,东江(石龙北站)流量减至93 立方米/秒,咸潮上涌至斗朗、中堂、李屋、大汾、新村、莞城附近。
3 组织机构与职责
市人民政府设立市防汛防旱防风指挥部,负责东莞市的防台风工作,各镇街成立防汛防旱防风指挥所,负责本行政区域的防台风工作。有关单位可以根据需要设立防台风指挥机构,负责本单位的防台风工作。
3.1 东莞市防台风机构及职责
3.1.1 市三防指挥部
市三防指挥部是全市防御热带气旋的应急组织机构,负责组织和指挥全市防御热带气旋和抗灾救灾工作。主要职责是拟定全市防台风政策、法规和制度等,组织制定防台风方案,及时掌握全市风情、汛情,并组织实施防台风救灾工作,组织灾后处置,并做好有关协调工作。其办事机构市防汛防旱防风指挥部办公室(市三防办)挂靠市水利局。
市三防指挥部由市委副书记、市长任指挥,分管市委常委、东莞军分区司令员、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市水利局局长任副指挥,市委宣传部、市委政法委、市水利局、市发改局、市经贸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建设局、市环保局、市交通局、市农业局、市卫生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市城管局、市安监局、市供销社、东莞海事局、市气象局、中国电信东莞分公司、东莞供电局、石龙水文站等部门为成员。市政府对全市三防工作负总责,各有关部门按职能分工积极配合,共同协作,做好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
市三防指挥部建立专业人才库,根据实际需要聘请水利、气象、水文、国土、海洋与渔业、城市管理、卫生、交通、通讯、供电等有关专家组成专家组,为防台风抢险提供决策咨询和建议,必要时参加防台风救灾的应急处置工作。
3.1.2 市三防指挥部成员单位
市三防指挥部成员单位和部门按照下述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做好防御热带气旋工作。
市委宣传部:负责组织全市防台风抢险救灾的宣传工作,把握舆论导向,及时协调、指导新闻媒体做好防台风抢险救灾新闻宣传工作;及时向公众发布灾情、险情等有关信息;做好防台风抢险救灾知识的公众宣传,增强全民预防灾害和自我保护意识。
市委政法委:负责监督、检查已出台防洪法规的执行情况,对违反防洪法规的案件,提请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指示公安负责抗洪抢险的治安保卫工作,维护好社会秩序。
东莞军分区:负责组织协调东莞军分区部队和民兵预备役队伍参加抢险救灾工作;组织军队、武警参加重大抢险救灾工作;协助公安部门积极参与维护灾区社会秩序,协助市人民政府转移危险地区的群众;支援重点工程和重灾区的抢险救灾工作。
市水利局:负责管理全市水利防汛工程;负责组织做好全市防汛工程的长期规划;负责组织、指导全市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为全市水利工程抢险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在抗御台风期间统一调控和调度全市水利、水库等设施,实行科学调控;督促完成水毁水利工程的修复;负责组织江河洪水、风暴潮的监测、预报,负责水利工程安全检查和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