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镇江市2009-2012年河塘疏浚整治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3.在继续享受省财政既定补助政策的同时,自2009年度起,市财政对规划内县乡河道疏浚分别按每立方土0.3元和0.2元的标准补助辖市(区),2010年之后完成的不再享受补助政策;对规划外的县乡河道疏浚分别按每立方土0.5元和0.3元的标准补助辖市(区),2012年之后完成的不再享受补助政策。

  4.市财政对2009年通过省农村河道疏浚整治整体验收的辖市(区)奖励20-50万元,对2010年通过省农村河道疏浚整治整体验收的辖市(区)奖励15-30万元,奖励经费主要用于疏浚后河道长效管理投入。2011-2012年,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200万元,专项奖励通过河塘疏浚整治工程建设和已疏浚河塘长效管理工作年度考核的辖市(区)。

  各辖市(区)、各镇可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补助奖励政策,加大对河塘疏浚整治及长效管理的投入。

  三、保障措施

  1.深入宣传发动。疏浚农村河塘,整治农村环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迫切需要。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的宣传发动,使保护河道、美化环境的意识真正深入人心,使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河塘疏浚工作,共同推进全市河塘疏浚整治工程。

  2.明确工作责任。各辖市(区)政府是农村河道疏浚整治的责任主体,负责制定本地区河塘疏浚整治规划,落实总体目标任务和年度实施计划;负责河塘疏浚整治工作的组织发动,扶持政策落实,加大投入力度,创新投入机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水利、财政等部门要加强技术指导和工作督查,组织以乡镇为单位的考核验收。积极推行“河长制”,对重点河道分别明确一名领导挂帅,牵头协调河道疏浚及长效管理。

  3.规范项目管理。切实加强项目各个环节的管理,全过程接受社会监督,确保项目资金足额用于项目建设。进一步推行项目公示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财务决算审计制以及县级报帐制等管理制度。

  4.强化督查考核。将河塘疏浚整治年度任务纳入各地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内容,由水利、财政部门牵头组织督查考核,对工作不力、行动迟缓、长效管理不到位的地区予以通报批评,对弄虚作假、擅自改变资金用途、挤占挪用财政资金的严肃查处。

  附件:1. 镇江市2009-2012年河塘疏浚整治工程实施计划

  2. 镇江  市(区)河塘疏浚整治工程考核评分表

  附件1:
  镇江市2009-2012年河塘疏浚整治工程实施计划

  单位:长度以千米计,土方以万立方米计

辖市(区)

农村河道疏浚需完成工程量

2009年度计划

2010年度计划

2011年度计划

2012年度计划

县乡河道

村庄河塘

县乡河道

村庄河塘

县乡河道

村庄河塘

县乡河道

村庄河塘

县乡河道

村庄河塘

条数

长度

土方

条数

土方

条数

长度

土方

条数

土方

条数

长度

土方

条数

土方

条数

长度

土方

条数

土方

条数

长度

土方

条数

土方

丹阳

72

304.2

475.5

657

217

22

79.37

112

372

109.3

25

123.2

197.5

285

107.7

17

73.5

112

8

28.1

54

句容

107

359.9

592.5

897

799

43

158.8

312

254

237

38

133.9

130.5

198

139

13

35

78

223

214

13

32.15

72

222

209

扬中

43

80.51

79.37

1064

333

43

80.51

79.37

326

123

0

0

0

360

100

378

110

丹徒

76

226.4

329.6

224

141.1

13

46

65.3

73

57.24

20

50

85

76

52.76

23

55

95

50

20

20

75.4

84.26

25

11.12

润州

14

26

36

77

32

3

7.1

9.4

19

4.5

3

5.9

7.6

15

6.5

4

8

11

24

12

4

5

8

19

9

京口

2

4.50

6.85

17.0

4.20

1

2.1

2.52

2

0.6

1

2.4

4.33

4

1.3

6

1.2

5

1.1

新区

18

60.14

123.2

463

163.9

5

15.7

19.2

99

28

1

7

7

72

26.96

7

18.61

49.49

134

59.48

5

18.83

47.54

158

49.45

合计

332

1062

1643

3399

1690

130

389.6

599.8

1145

559.6

88

322.4

432

1010

434.3

64

190.1

345.5

815

416.7

50

159.5

265.8

429

279.7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