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温州市委关于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


  12、优化投资结构。引导和推动民间资本投向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以及基础设施和社会民生项目,坚决制止资源消耗大、污染重、效益低及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实施企业技术改造“百项百亿工程”,推进重大工业投资项目,着力加大对装备制造业、临港产业、新兴产业的投入力度,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集中力量扶持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大、有利于产业升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加工制造业项目。制订完善《温州市工业项目评估办法》,对项目的产业政策、节能减排、投资强度、建设期限、技术水平、现实条件和市场前景进行评估,及时筛选优秀工业项目,通过土地挂牌出让的形式积极推进项目落地,进一步降低投资成本,优化投资环境。严格执行投资合同,规范工业企业投资行为。鼓励企业更新添置设备,开展“零增地”技改、盘活闲置厂房等挖潜节地工作,提高单位土地贡献率。

  13、积极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坚持“引进来”与优化产业结构相结合,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推动利用外资从注重引进资本向更加注重引进技术、管理和人才转变。坚持“走出去”与外贸出口转型升级相结合,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推动优势企业多形式建立健全国际营销网络和创建国际品牌,积极推动一般加工和贴牌加工向自主设计和品牌经营转型。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引导支持企业从注重产品和劳务输出向更加注重科技研发、市场拓展、生产基地建设和资源性开发转变,加快培育温州的跨国公司。大力促进外贸、外资、外经等“三外”经济交融互动,努力形成“三外”并重的开放格局和“三外”互动的新机制。创新区域经济合作方式,加强与兄弟城市的经济技术合作。积极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将温州打造成长三角南端的一个重要经济增长极;积极对接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将温州打造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北翼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加强与台湾地区的经贸合作,在温州南部地区建设台商创业园,将温州打造为长三角、海峡西岸地区和台湾地区交汇的“三区枢纽”。鼓励引导我市优势企业跨区域发展,突破温州在土地、人才、技术等方面要素制约瓶颈,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14、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生态市建设战略,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深化能源节约措施,抓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节能,积极开发和推广先进适用的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抓好一批节能型和清洁型示范企业和项目。加强节能评估审查,做好重点用能单位对标工作,限制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和设备,确保完成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的目标任务。坚持污染整治与环境保护并举,深入实施循环经济“551行动计划”,推进节水型社会和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抓好10个循环农业示范区和100个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提高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严格实行减排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实行建设项目行政许可与减排绩效挂钩制度,确保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任务。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