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发展与建设新烟区暨田烟种植工作的意见


  4.机耕路建设。按照“因地制宜、整体规划、符合需要、方便群众”的原则,分批建成方便农业机械通行、作业及烟叶运输的道路系统。

  5.烟水工程建设。按照“依托水源定项目、围绕烟田抓配套、因地制宜搞建设”和“整体规划、系统设计、分步实施、创新发展”的思路,一次性设计、分年度建设,确保建成的烟水工程系统性强、覆盖面广、综合效益好、管护运行制度健全。

  6.防雹网络建设。加强与气象部门的沟通、协调,建设完善的防雹网络,确保100%覆盖当年种烟面积,降低烟叶生产的冰雹灾害风险。

  7.站点建设。按照“合理规划、相对集中、方便烟农、有利管理”的原则,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努力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良好、管理高效的综合性工作站,提升烟站的服务和管理水平。

  (三)加强基层建设。要切实加强基层队伍和烟农队伍建设,为新烟区建设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要加大培训力度,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完善用工分配制度,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全面推行技能鉴定和持证上岗等措施,建立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管理规范、服务优质、工作高效的基层烟叶生产管理和技术队伍。要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和途径,发展一批种植大户,引导建立各环节专业服务队伍,培育“以烟为主、精于种烟”的专业化烟农,建立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烟农队伍。

  (四)积极探索烟叶生产组织管理模式。以稳定种植规模、提高烟农种烟收益、促进烟叶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发展规模化种植为支撑,以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保障,积极探索新型烟叶生产组织方式,努力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

  1. 大力推进规模化种植。按照比较效益原则,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种植业结构,推进烟叶向最适宜区集中、向连片种植集中、向种植大户集中。实施烟叶生产千亩村、万亩乡发展工程,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基础条件好、生产水平高、烟叶生产稳得住的核心乡(镇)、行政村和重点区域。两县户均种植规模达到10亩以上。通过规划引导、扶持支持、示范带动,大力推进规模化连片种植,百亩以上连片面积达80%以上,千亩以上连片面积达10%以上,有条件的烟区重点规划发展万亩以上连片种植区域。

  2. 努力创新生产组织方式。积极探索烟叶种植租赁承包专业大户、股份合作经营、农场式经营、专业合作社、烟叶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互助组等多种烟叶生产组织方式,不断提升集约经营水平。以行政村和自然村为基础,实行“统一规划种植,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操作时间,统一调配劳力,统一物资供应,统一运作管理”,实现烟叶生产关键环节、主要环节专业队操作,其余环节分户进行的集约经营。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