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各区县要根据各自电子政务网络建设进度,由区县政府办公室牵头,于2009年底前,分期、分批完成本级政府部门的部署工作。
(三)市政府相关部门要制定计划,加快各行政业务系统的部署工作。
四、部署程序
(一)配备必要设备
1.设备名称:台式计算机(联想扬天A6800V)、彩色激光打印机(HP Color LaserJet CP2025dn)、电子印章、电子印章加密存储设备(配备标准见附件)。
2.配备方式:台式计算机、彩色激光打印机由部署单位严格按规定标准自行配备。首批部署单位于2008年12月15日前配备到位。第二、第三批部署单位分别于2009年2月底和5月底前配备到位。
单位KEY、个人KEY及电子公章加密存储设备、电子公章由市政府办公室统一制发,费用由部署单位承担。市政府办公室将印发《铜川市电子公文传输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电子公章的制作、使用和管理等规范。
(二)培训工作人员
由市信息办负责,于今年12月下旬完成首批部署单位的人员培训,2009年3月底前完成第二、第三批部署单位的人员培训。请各单位积极配合,及时派员参加。培训的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三)具体组织运行
1.试运行阶段(首批部署单位:2009年1-3月;第二批部署单位:2009年4-6月;第三批部署单位:2009年7-9月)。试运行期间,按照“以电子公文为主,纸质公文为辅”的原则,市政府及市政府办公室制发的非涉密公文、各部署单位上报市政府的非涉密请示、报告类公文,同时采用电子公文和纸质公文两种方式传递。
2.正式运行时间(首批部署单位从2009年4月起;第二批部署单位从2009年7月起;第三批部署单位从2009年10月起)。市政府办公室不再向各部署单位传递非涉密纸质公文,不再受理各部署单位的纸质非涉密请示、报告类公文,条件成熟后逐步扩大范围。各部署单位之间的电子公文传输参照上述安排进行。
为确保电子公文传输接收24小时畅通,市政府办公室将建立电子公文接收提示平台,非工作时间以手机短信形式提示接收会议通知等紧急公文。
五、经费保障
(一)市财政负担全市电子公文传输系统相关软件的研发经费、系统运行维护经费及传输线路租费。
(二)耗材费用由使用单位自行承担。
六、组织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