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按照商洛市2008-2012年农民增收规划,农民人均纯收入按每年增长500元,到2012年达到4000元以上。加大绿色食品、劳务输出为龙头的“一村一品”富民产业扶持力度,形成稳定的农民增收渠道。通过发展二、三产业扩大就业岗位,加快农民向城镇转移。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创业增收能力。强化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指导,并纳入就业专项资金小额担保贷款支持范围。对安置返乡农民工就业达到50人以上的企业,按200元/人给予用工岗位补贴。对自主创业的返乡农民工,鼓励从事规模化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及流通经营,免除各项规费3年。到2012年农业特色产业收入、农民工资性收入分别要占到农民收入的60%和30%以上。不折不扣落实惠民政策,不断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全面兑现教师及事业单位人员津贴补助,提高城乡低保养老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工资标准。落实工商、税务优惠政策,鼓励全民创业,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
五、积极发展以民生工程为重点的社会公共服务事业
按照市级民生八大工程规划,“十一五”后两年投资47亿元实施民生八大工程。投资6.76亿元实施教育省级工程,投资9123万元实施人力资源市场为主的就业和再就业工程,投资2亿元实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为主的公共卫生工程,投资1.8亿元实施社会保障工程,投资10亿元建设以廉租房为主的住房保障工程,投资22.5亿元实施农村饮水、公路、沼气、口粮田为主的基础设施工程,投资8807万元实施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工程,投资1.9亿元建设社区服务体系,使我市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高,力争接近全省平均水平。
六、把优惠政策作为营造企业宽松发展环境的重要抓手
筹措重大项目前期费用3000万元,重点用于筹划“十一五”末和“十二五”重大基础设施、重点产业项目,打造产业平台,并设立企业发展基金,对重点企业进行扶持。发挥城市投资公司和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科技创新投资公司平台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银企合作工作,积极申报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贷款贴息,加大陕南突破发展资金争取力度,鼓励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加强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的技术改造。加强企业运行监测工作,落实中省工商、税务各项现行减免优惠和增值税转型政策,切实维护企业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