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对策措施
(一)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打造产业发展的优势。
一是加大对电子信息产业的投入。要把区位优势和发展机遇转化为生产要素,吸引多方资金的注入,除争取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和省相关基金外,近期出台鼓励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发展的有关扶持政策,设立市级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积极探索电子信息产业风险投资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利用主板、创业板或境外上市进行融资和再融资。二是打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用足用好国家、省和市现有的优惠政策,不断提升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环境,对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园区内项目的用地、税收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引导产业向基地、园区集中。努力培育产业支持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金融支持体系,在贷款、担保、债券、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等方面对电子信息企业给予优先支持。同时,加快项目审批速度,加速重大项目落地实施。三是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和交流沟通,及时发布产业预警信息。
(二)实施大企业战略,构建信息产业群和产业链。
一是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引进战略是实现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扶持本地企业的同时,通过成功引进2-3家龙头企业,将本地小规模企业培育成为配套企业,建设信息产业基地,构建信息产业体系,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群,实现信息产业的飞跃。二是壮大一批电子信息产业的骨干企业,积极吸引市外资金、民间资金、境外资金,推进企业产权多元化,促进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以市场为纽带,促进各类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向行业龙头企业集聚,鼓励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拓展产业链,着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核心竞争力强、主业突出、行业领先的大企业集团,成为百亿级行业龙头企业。三是鼓励企业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合资合作,通过内引外联,推进产业技术升级,促进企业技术结构升级,实现结构优化和快速发展。
(三)推进信息基地和园区建设,实现产业集聚和功能升级。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速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链为纽带、以知识产权为支撑、具有强大生产能力和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产业集聚。抓住苏通科技产业园区建设的机遇,充分吸收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成功经验,强化重点基地和园区的产业集聚功能,提升园区的建设档次和管理水平,推动园区从依靠政策优惠向依靠综合环境优势转变,在形成产业特色和功能技术上再下功夫。同时进一步放大苏通科技产业园区效应,吸引更多高端电子信息企业落户我市,推动整个产业联动发展。同时,要加大对电子信息产业基础设施投入,建设光传输网、电子商务平台、数字检测平台,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条件。优化园区管理模式,率先形成与国际接轨的、符合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律的管理方式和创业环境。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为园区经济成立专业的服务机构,推进实现“一站式”服务,进一步减少工作环节,实行服务提速。
(四)加强技术创新力度,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