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意见

  8.发展加工贸易。把发展加工贸易作为规避贸易风险、应对人民币汇率变化、降低物流成本影响的重要方式,利用国家支持加工贸易向中西部转移的政策机遇,依托海关特殊监管区及各类工业园区,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推进转型升级。2012年加工贸易出口在全省出口占比提高到40%,每年提高4个百分点。成都、绵阳及宜宾、乐山、泸州等市要充分发挥出口加工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和临港优势,加快发展加工贸易。

  9.推进服务贸易。建立服务贸易跨部门联系机制,推进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服务业发展的有机结合,确保全省服务贸易增速高于货物贸易和服务业增加值增长水平。促进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文化、中医药服务等重点行业服务出口。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积极发展入境旅游。大力发展服务外包,进一步落实国家和我省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完善部省市共建机制推进成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大力发展软件、金融、财务、人力资源等服务外包产业,2012年全省服务外包产业业务总额突破800亿元,从业人员突破20万人,出口超过10亿美元。

  四、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

  10.创新投资促进方式。坚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并举,抢抓“外资西进、内资西移”重大机遇,突出重点,创新举措,切实提高招商引资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港台、美国、欧盟、日韩、东盟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等为重点,认真研究国内外市场环境新变化、产业调整新格局、产业转移新趋势、投资者整合扩张转移新需求,锁定目标区域、目标产业和目标企业。建立重点产业、重点园区、重大项目联合推动机制,完善项目库建设,实现信息共享、渠道共用、平台共建、项目共促。推进项目信息国际化、招商引资产业化、运作机制多元化和招商队伍专业化,提升园区招商、驻点招商、中介招商、网络招商实效。

  11.加强产业引导。围绕“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目标,发挥我省优势战略资源、产业、人才、科技和区位等比较优势,以土地、水、电、气等要素差异化配置和财税、金融政策倾斜支持为引导,积极承接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突出承接产业链纵向分工和横向配套协作项目,把我省建设成为跨国公司和国内龙头企业的制造基地、研发中心、外包中心、物流配送分销中心。利用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机遇,推出高速公路、铁路、码头等基础设施和水电等资源开发项目,切实发挥招商引资在推进产业升级、自主创新和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促进国际国内风险投资基金入川发展。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