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09-2012年)》的通知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印发《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09-2012年)》的通知
(沪科合[2009]029号)


各区(县)科委(信息委)、发展改革委、各产业基地及有关单位:

  为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部署,进一步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将《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09-2012年)》印发给你们。请各单位结合传达、学习和贯彻上海市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会议以及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推进大会精神,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围绕重点发展领域,聚焦产业基地、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制定具体、可操作的工作计划,确保行动计划的组织推进和有效落实,努力实现好各项目标和重点任务,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化步伐,推进本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附: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09-2012年)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九年七月三十日

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2009-2012年)

  为落实市委、市政府推动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进一步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特制定《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09-2012年)》。
  一、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上海生物医药产业保持了年均15%的增幅,产业规模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全市纳入统计的生物医药生产企业410家,2008年全行业实现经济总量1034.6亿元,增长15.8%。其中:制造业工业总产值为437.3亿元,增长15.6%;医药商业销售收入为547.3亿元,增长14.9%;外包服务业收入为50亿元,增长28.2%。在制造业领域,化学制药工业总产值占44.7%,医疗器械占19.4%,生物制品占10.2%, 中药占8.1%,其他占17.6%;初步形成了内资、民营、外资企业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培育了头孢曲松钠、痰热清和麝香保心丸等45个年销售额超过亿元的拳头产品,以及益赛普、丹参多酚酸盐等一批创新产品,成为生物医药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上海生物医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了由10多所高校、30多家专业研究机构、30多个研发中心(含外资)、30多家新药临床研究基地、200多家研发型企业组成的生物医药创新网络。全市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领域有近80位两院院士。十五期间,上海在《科学》、《自然》和《细胞》等国际顶尖刊物上发表的论文约占全国总数的50%。2003-2006年,上海累计获得国家一类新药生产和临床批文48个。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