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
(皖政〔2009〕82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安徽省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安徽省人民政府
二○○九年七月三十日
安徽省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资源资金技术密集,产业关联度高,经济总量大,产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人民生活、国防科技等各个领域,对促进相关产业升级和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为贯彻落实国家《
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促进我省石化产业的振兴和发展,在已经省政府同意发布的安徽省八大支柱产业规划的基础上,特编制《安徽省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期为2009-2011年,远期到2020年。
一、我省石化产业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一)产业现状。
“十五”以来,我省石化产业快速发展,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达25%,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08年,全省规模以上石化企业786户,比上年增加180户;实现工业增加值245.2亿元,增长28.4%;实现销售收入860亿元,增长27.6%;实现出口交货值77.1亿元,增长30.7%。生产硫酸329万吨,浓硝酸56.8万吨,烧碱22.8万吨,纯碱36.9万吨,化肥(折纯)238.6万吨,化学农药20.2万吨,柠檬酸16万吨,轮胎外胎1219.3万条,原油加工量423.6万吨。
经过多年发展,我省石化产业涌现了一批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如丰原生化公司的柠檬酸、淮化集团公司的浓硝酸和二甲基甲酰胺、安庆曙光化工公司的氰化钠、八一化工集团公司的邻(对)硝基氯化苯和对氨基酚、安庆石化公司的丙烯腈、天润化工公司的聚丙烯酰胺、中鼎集团公司的橡胶密封件和特种橡胶制品等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处于较领先的地位;子午线轮胎、农药、磷肥、氮肥、硫酸、粉末涂料专用树脂等产品在全国占有一定比重。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0家。
(二)面临的形势。
当前,影响我省石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一是产业结构问题突出,化肥等农用化工比重过大,精细化工发展不足;产品结构不尽合理,高附加值产品少;石化原料产品不足,“三烯”、“三苯”资源匮乏,严重制约了我省高附加值下游产品的开发,以及合成材料工业的发展。二是企业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竞争力不强。三是产业发展水平离环境保护要求差距较大,生存和发展的压力持续增大。四是国家对化肥实行价格和进出口管理,政策调整滞后,导致产品积压,高价位的原料成本难以消化,企业处境艰难。五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出现一定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