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

  1. 确保稳定增长。到2011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80亿元,年增长15%,在全国的位次较2008年提高2位。到2020年,工业增加值达到2000亿元,年增长20%。

  2. 重点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11年,定远盐化工、淮北煤化工、淮南甲醇转烯烃、安庆石化炼化一体化及安庆石化园、华谊集团煤化工基地一期及无为化工园、合肥盐化工一期等项目建成或基本建成。

  3. 产品结构明显改善。到2011年,苯乙烯、丁辛醇等高端石化产品得到一定发展,车用汽油和车用柴油达到国Ⅲ标准;高浓度化肥比例达到90%以上;离子膜烧碱比例达到90%左右;轮胎子午化率达到100%;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比例进一步提高;精细化工率达到40%。到2020年,精细化工率达到50%左右。

  4. 技术进步与节能减排取得成效。到2011年,全行业完成技术改造投资1250亿元以上;开发新产品600个,其中省级新产品200个;新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左右。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12%以上,节水35%;污水、二氧化硫和粉尘等污染排放量减少6%以上,行业特征污染物排放得到控制。

  5. 产业集中度得到提升。到2011年,安庆、合肥、蚌埠、淮南、淮北、铜陵等煤化工基地和特色化工基地以及香隅化工园、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和县精细化工基地、安庆石化园、无为化工园等形成一定规模,产业集中度得到明显提升,形成年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企业集团5个。

  6. 煤炭资源加工度进一步提高。到2011年,稀缺煤种炼焦精煤加工转化率达到50%。到2020年,炼焦精煤实现全部转化,煤焦油深加工取得较大进展。

  三、调整和振兴重点

  (一)重点产业。

  1. 着力打造四大煤化工产业基地。依托两淮煤炭及淮河、长江两大水系水资源条件,结合境内盐岩、石灰石等相关资源,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错位发展,各具特色,建设淮南、淮北、阜(阳)亳(州)、巢湖四大煤化工基地,力争把我省建成国内先进的重要煤化工基地。

  淮南煤化工基地。采用洁净煤气化工艺路线,依托淮南矿业集团公司和淮化集团公司,发展合成氨延伸加工化肥和硝酸等无机化工产品、精细化工产品、煤经甲醇制烯烃和煤基替代燃料产品,以及以合成氨、硝酸等为基础原料的精细化工产品,按照循环经济模式,建设全国大型煤化工基地。到2020年,形成年产75万吨浓硝酸、40万吨硝酸铵、80万吨合成氨、60万吨尿素、104万吨烯烃、60万吨乙二醇、50万吨碳酸二甲酯、80万吨二甲醚、30万吨煤焦油等生产能力。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