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主要任务
(一)推动物流市场需求社会化、物流服务专业化
1.扩大物流市场社会化需求
鼓励大型制造企业整合剥离内部物流业务流程,扩大物流外包需求(市经济信息化委牵头负责);推动商贸企业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促进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市商务委牵头负责);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和市场化水平,鼓励农产品通过直销和配送形式实现产销对接(市农委牵头负责)。
2.提高物流专业化服务能力
积极推进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延伸物流产业链,重点发展制造业物流的过程管理、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条码采集等高端物流服务(市经济信息化委牵头负责);积极推进现代流通方式发展,引导物流企业在网络组织、经营业态、管理理念等方面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农村配送中心和农村物流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农资商品和农村日用消费品的专业化配送和服务(市商务委牵头负责)。积极推进甩挂运输、集装箱运输、冷藏运输、特种货物及重点物资散装运输等现代运输方式发展,提高运输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增强运输与现代物流服务的融合(市交通港口局牵头负责)。
(二)促进物流企业培育壮大、提升能级
1.培育壮大骨干物流企业
推动本市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物流资源和业务整合,逐步培育形成若干家具有较大规模和先进管理水平的现代物流企业(市国资委牵头负责);积极吸引国内外优势物流企业在上海建立总部基地和营运中心,形成战略合作联盟,鼓励骨干物流企业创新完善供应链管理模式(市商务委牵头负责);培育一批为上海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专业服务的物流企业,增强重点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市经济信息化委牵头负责)。
2.提升中小物流企业能级
加大对中小物流企业调整和扶持力度,积极推进中小物流企业业务流程和服务模式创新,提高企业诚信运作和专业化服务的水平,盘活资源,激发活力;支持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来上海合资合作,带动中小企业提升能级,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市商务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交通港口局牵头负责)。
(三)推动物流重点领域发展
1.拓展口岸物流服务功能
以建立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为契机,推动洋山保税港区开展服务业对外开放创新试点,进一步完善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功能,吸引国内外物流企业入区发展转口贸易、采购分拨、仓储加工、期货保税交割等业务;积极推进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建立,研究洋山保税港区和外高桥保税区协同发展机制,探索海、陆、空保税物流领域优势互补的发展途径;推动各出口加工区拓展保税物流功能,开展研发、检测、维修业务,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市发展改革委牵头负责);深化上海口岸进出口环节的无纸化通关改革,完善“提前报检、提前报关、实货放行”的通关作业模式,推广“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的区域通关模式,推进长三角电子口岸信息互联互通(市口岸办、市经济信息化委牵头负责);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探索符合现代物流特点的特殊监管区域管理制度创新,拓展口岸服务功能,推动长三角口岸物流联动发展(市口岸办、市商务委牵头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