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构建创业信息服务网络。
充实创业指导网站,拓宽创业服务信息发布渠道,创新服务模式。定期通过杭州市就业服务四级网络,发布创业项目征集公告,展示最新创业项目内容,提供网上专家指导、创业咨询等服务。加强与新闻媒体的交流合作,建立创业服务专题、专栏,发布创业信息、宣传创业典型、解读创业政策等。
4.实施“九项计划一平台”,推进大学生创业。
一是实施万名大学生实训计划。按照“订单(定向)实训、持证上岗、政府资助、促进创业”的指导原则,对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训。
二是实施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计划。大学生创办企业符合有关条件的,持人事部门证明,免除其工商注册、有关会计事务所验资和银行开户等费用,工商注册资本试行“零首付”(2年内到位)。建设大学生创业人才公寓。
三是实施百名创业导师帮带百家大学生创业计划。设立以企业家为主创业导师组织,评选十佳创业导师。充分发挥创业导师在项目、信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促进大学生有效创业、成功创业。
四是实施大学生创业园建设计划。加强对已建立的大学生创业园的指导和服务,争取有条件的在杭高校都建立大学生创业园,积极探索实践“一园多点”模式。共建一批大学生创业园、科技园、研发和孵化平台,促进“双带动”大学生创业,即教师带动大学生创业,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
五是实施举办创业大赛计划。积极引导风投机构、创业导师介入跟踪,促进商业计划转为项目落地。
六是实施鼓励大学生到企业与基层就业计划。落实大学生落户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招收大学生就业。引导大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和基层农村、社区就业,在一线锻炼成才。鼓励大学生灵活就业与自谋职业。
七是实行大学生见习训练计划。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开展大学生见习训练,帮助大学生积累就业经验,提高工作技能。
八是加强未就业和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计划。困难家庭、零就业家庭中及残疾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享受与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同等的就业再就业政策。
九是实施百名工程博士联系百家企业计划。鼓励博士分组、分行业深入企业送政策、送科技、送人才,为高校和企业搭建科技创新桥梁,把高校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帮助企业转型升级。
十是建立大学生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在每所高校建立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站,把各类促进创业就业的辅导、招聘、洽谈活动安排到校区,促进供需对接。建设杭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网上服务平台。
(五)完善考核体系。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