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部门:市发改委。
(二)关于我市未来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思路的研究。总结分析我市“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存在的问题,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研究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找准跨越式发展的推动力和突破口,明确总体目标、发展战略、主要任务及对策措施。
责任部门:市发改委。
(三)关于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预测分析及多方案比较研究。分析预测“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完成情况,研究提出兼具预期性、导向性、约束性的“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并进行多方案比较分析。
责任部门:市发改委、统计局。
(四)关于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研究。总结分析我市“十一五”期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情况,比较国际和国内发达地区发展方式、主要经验,深入分析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经验教训及存在的问题,探索建立推动科学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三大需求协同拉动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及对策措施。
责任部门:市发改委。
(五)关于我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研究。总结分析我市“十一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情况,分析新一轮全球经济调整和世界科技发展背景下国内外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的新趋势,针对当前我市产业结构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研究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市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占领国际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构筑现代产业结构体系的总体目标、重点领域、主要任务、体制机制保障和政策措施。
责任部门:市发改委。
(六)关于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研究。总结分析我市“十一五”期间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情况,针对我市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立足加速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民市民化,研究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对策措施。重点研究提出进一步推进县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升农业主导产业、建立健全农业支持与保护体系、创新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组织模式、增强农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等方面的对策措施。
责任部门:市农委。
(七)关于加速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思路研究。总结分析“十一五”期间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情况,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研究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对策措施。重点研究提出进一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保持和不断提升我市优势产业竞争力的对策措施,以及产业集群和重大项目布局、建设的发展思路。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