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视综合性医院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工作。综合性医院中医科室是中医医疗服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西医结合的重要载体。政府举办的县级以上综合医院要设立中医科或中西医结合科,并设置一定比例的中医病床,床位数不低于医院标准床位数的5%。具备一定规模的医院,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立独立病区。要充分利用综合性医院的人才、设备优势,努力建成一批综合性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临床优势,重点组织开展对肿瘤、肝炎、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疑难病症和老年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提高临床疗效,创新医学成果。
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强化中医药在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
(一)加强政策支持、保护力度。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医疗保障体系中,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等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的政策措施,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确定为定点医疗机构,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诊疗项目、中药品种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报销范围,提高中医药报销比例。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在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及健康教育中,重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
(二)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卫生中的作用。大力加强农村中医药工作,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积极向农村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把中医药技术服务贯穿到预防、治疗、康复、保健的全过程,全面提升农村中医药服务水平,为基层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
(三)强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中医药服务功能。鼓励中医医疗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鼓励社会力量开展社区卫生中医医疗服务或投资兴办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中医药知识培训和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全国和全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医药示范区创建活动。
四、大力培养中医药人才,增强中医药事业发展后劲
(一)加强中医药教育机构建设。加大对中医药教育机构的投入,支持安徽中医学院和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建设。中医药高等院校要坚持以社会和行业需求为导向,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优化资源配置,坚持以中医药专业为主体,按照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施教,强化中医药基础理论教学和基本实践技能培养,着力培养中医药科技创新人才。安徽中医学院要坚持以培养高层次中医临床和中药研发人才为主的办学方向,改进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打造行业领先的重点学科和知名专业,努力创建中西部地区一流的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要明确办学目标,完善办学条件,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努力成为我省农村基层、城市社区和中药企业实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