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政策法规的宣传和培训,进一步提高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建立中医药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积极做好安徽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
六、加快构建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
(一)加快发展中药现代产业、种植业和加工制造业。制订并实施《安徽省现代中药产业发展规划》,统筹规划全省中药产业发展,以亳州现代中药产业为龙头,整合全省中药资源优势和中药研发、生产优势,从种植加工到中成药,从研发到临床,统筹布局,整体推进,做大做强安徽中药产业。加强我省道地药材、大宗药材、名贵特色药材和重点中成药品种所需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培育推广优良品种,创建优质药材品牌,在全省重点建设若干个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基地和中药材优良品种培育基地;指导和支持农民发展优质中药材种植,把中药材种植作为农民致富增收的新亮点和振兴农村经济的新增长点;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要求,在全省建立100万亩中药材示范基地,逐步实现中药材种植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优质化。积极申报和建设国家级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加快我省中药工业企业的结构调整,支持中药骨干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提高自主创新水平,鼓励和支持研制中药新药,尽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前景广阔的名优中药新药。引导中小型中药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联合和产权制度改革等多种形式做大做强。鼓励在同质同价的前提下,优先使用我省中药产品。
(二)积极发展中医药健康产业和物流业。支持企业开发生产中医药保健产品,鼓励开展药浴、药膳、药茶、保健按摩等传统养生保健服务项目,有关部门要积极引导和支持,注重培养养生保健专业人才,促进我省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加速改造传统中药商业,支持中药商业企业拓宽经营渠道,创新经营模式,形成配套齐全、管理先进、与国际接轨的现代物流体系。高起点规划建设1-2个中药现代物流中心,发挥集聚和品牌效应,提高我省中药物流水平;支持亳州国家级中药材专业市场做大做强,建成管理规范、服务一流的现代化中药材市场;支持我省中药连锁经营企业发展壮大,形成规模大、覆盖广、服务优的中药销售网络。
(三)整合资源,完善中医药产业链,实现事业向产业延伸。以安徽省中医院为依托,以具有一定综合实力的市、县中医医院和中医药科研及教学机构、省内知名中药企业为骨干,组建安徽省中医药集团,集中医医疗、科研、中药资源开发利用于一体,实行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打造安徽中医药的“航母”,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以亳州现代中药产业为依托,推进安徽“中药谷”建设,着力打造集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中药工程以及旅游、休闲、保健等产业链为一体的中药产业现代化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