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2年,率先完成烟草及其配套、冶金、石化、装备制造、医药等行业的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工作;积极推动能源、光电子、建材、农特产品加工等行业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工作。由我省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达到80项以上。
到2015年,烟草及其配套、冶金、石化、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等行业在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方面取得突出成果;能源、光电子、建材、农特产品加工等行业,全面完成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由我省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达200项以上。
(二)提升优势产业技术标准创新能力
结合“重点产业创新工程”的实施,依托有色金属新材料、煤化工及磷化工、装备制造、生物质能源、中药等行业的创新成果,探索“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以及标准国际化的发展路径,鼓励企业自愿形成技术标准联盟。全省科技计划支持开发的新产品,以及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研发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等,均应快速形成技术标准。到2015年,力争由我省企业主导制定的包含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行业标准达15项以上。
(三)全面夯实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础
各类企业应完善企业标准化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企业标准体系,严格按照标准组织产品生产,杜绝无标准生产。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高推行科学管理、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到2012年,规模以上企业的一些重要产品,全面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到2015年,出口产品中涉及健康、安全等方面的产品,采标率达100%。
引导企业积极开展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活动,建立科学、有效的企业标准体系。到2012年,获“中国名牌”和“云南名牌”产品企业、全省工业100强企业,均应建立较为完善的企业标准体系;到2015年,全省通过A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确认的企业不少于30户,全省通过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确认的企业不少于200户。
五、加快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工作
(一)加快旅游服务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参照国际标准规划、建设和发展旅游产业。结合云南旅游“二次创业”和转型升级的规划,围绕提高旅游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要求,各类旅游企业应加大对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贯彻执行力度,强化对标准实施的指导和监督;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深入推进旅游服务和基础设施的标准化,着力抓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等国家标准的实施,力争在旅游服务的国际化方面取得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