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四川省建设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城市防灾避险绿地规划导则(试行)》的通知

  场地要求:场地面积根据城市规模,按表一要求设置。应与一条以上避险疏散通道连接;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双向交通出入口,并设置无障碍通道。场地内应设置环形通道,通道的宽度不宜小于5米。绿地应为开敞式建设,不得修建任何形式的围墙。绿地内建设应考虑避险需求,建构筑物和水体的设置不应过多,应有效避险面积不小于绿地总面积的60%。绿地周边若存在潜在火灾源,应设置防火隔离带,宽度应宽于 10米。
  防灾功能分区:临时避险绿地应至少具备以下几个功能区:管理区、紧急避险空间。
  3.3.3设施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供水、排水、供电及通讯管线均应与城市市政管线相接,应使无线信号覆盖避险场地,可设置广播系统。
  ·集散场地占地要求
  集散场地不宜小于200平方米,作为临时停车、人员集散;
  ·物资储备
  临时避险绿地不单独配备仓库。
  ·配置设施及建设标准
  ①消火栓:紧急避险绿地要求都须设置消火栓,且间距不宜超过120米。
  ②在绿地周边、入口处和各功能分区处须设置明显指示标志,并且入口处悬挂的应急避险平面图及周边地区居民疏散通道示意图。
  3.4防灾避险绿地的植物种植设计
  3.4.1. 减轻火灾危害
  减轻火灾危害的植物主要配置在防灾公园、临时避险绿地、紧急避险绿地、隔离缓冲绿带、绿色疏散通道和具有发生火灾的可能地区的外缘,应形成围合的林带。防火林带应具备较高的遮蔽率、较高的含水率和较低的含油率的植物。种植方式应乔灌草结合三层结合,林带的厚度应不少于三排(交互种植)乔木。此外,还应该确保其通透性,能便于避灾人员必要时的紧急疏散。
  3.4.2支援避险生活
  由于树木可以起到支撑帐篷的支柱、断电盘和照明器具的安装固定处,及代替电线杆、告示板的固定支柱等作用,所以在防灾公园和临时避险绿地内部应结合避险露营等防灾避险生活的实际需求来进行植物配置。特别是防灾公园内的帐篷营地区,应以树林草地为主要配置形式。
  3.4.3利于救灾行动
  草坪在灾害时期应该能够承受紧急车辆、物资搬运车辆等技术要求。防灾公园内应当至少有一个开阔平坦的草坪。草坪地被植物应耐踩压、对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3.4.4植物材料选择建议(表二)

防火隔离乔木

防火隔离灌木

银杏、水杉、悬铃木、罗汉松、国槐、刺槐、夹竹桃、三角枫、珊瑚树、香榧、紫薇、刺桐、泡桐、乐昌含笑、柳树、红楠、榆树、槭树、桤木、喜树、小叶榕、黄葛树、栾树、广玉兰、白玉兰、枇杷、臭椿、桑树、苦楝、枣、女贞、楠木、香樟、皂角树、朴树、三叶木、杜英等

山茶花、海桐、冬青、桃叶珊瑚、十大功劳、八角金盘、黄杨、小叶女贞、鸭脚木、鹅掌柴、杜鹃、小腊、六月雪等

4.实施措施及建议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