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着力提升中南部地区设施养殖业发展水平
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农牧厅关于加快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设施养殖业发展意见的通知》(宁政办发[2009]165号)精神,抓紧制定完善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整合项目、资金,加大扶持力度,加快优化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配套完善基础设施,推进设施养殖业提质、扩量、增效,全面提升设施养殖业整体发展水平。下半年,要重点抓好100个肉牛养殖示范村、20个肉牛(滩羊)养殖园区建设,确保中南部地区比上年新增肉牛5万头、肉羊80万只。
四、强力推进“适水产业”加快发展
围绕“建设西部地区重要适水产业基地”的目标,加快完善区域布局及发展规划,进一步优化水产养殖结构,扩大水禽养殖规模,提升水生植物种植水平,加快发展“渔家乐”等水上旅游业,特别要加强对现有湖泊湿地的保护、建设和开发利用,不断完善“以渔养水”、“以渔活水”的生态渔业模式,增强渔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加快培育壮大本地龙头企业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几家大的外地水产品加工企业,率先在大宗水产品速冻储运、鱼糜制品加工等方面取得突破,提高水产品附加值。当前要重点抓好35个500亩以上适水产业基地和31个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力争全年新增适水产业面积6万亩;引进1至2家水产加工企业落户宁夏,实现水产品加工“零”的突破。
五、加速推进以“冬麦北移”为重点的耕作制度改革
多年的试验示范和实践证明,在灌区推广种植冬麦是改革传统耕作制度的重要突破口,对扩大麦后复种面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意义重大。各有关方面要把大力推进“冬麦北移”摆在重要位置,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推广步伐。积极探索灌区耕作制度改革的新途径,选择适宜地区开展冬麦、水稻两熟和麦后免耕种植瓜菜、马铃薯、饲草玉米等作物试验示范。今秋要提前制定冬麦种植计划,将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乡村、农户和地块,做好种子储备、供应和专用播种机械购置等工作,进一步完善栽培技术规程和技术培训方案,确保高质量完成灌区50万亩冬麦播种任务。
六、加快集雨补灌覆膜保墒农业建设步伐
建设100万亩覆膜保墒集雨补灌旱作节水农业,是我区“三个百万亩”高效农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覆盖面最广、受益农户最多、直接经济效益最大的工程,特别是在近两年中南部地区遭受特大干旱的情况下,对抗旱增收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中南部各市、县(区)和有关部门要认真总结成功经验,进一步提高补助标准,扩大秋覆膜、全覆膜和中部干旱带覆膜的比重。今年全区秋覆膜要力争达到120万亩,其中全覆膜要达到70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