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节能目标考核更加深入。一是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各县区和东营经济开发区都把节能目标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并逐级分解到乡镇政府(街道办)和重点用能企业,层层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建立了目标明确、责任落实到位的节能目标责任体系。二是强化检查督导。各县区、东营经济开发区通过专项督察、执法检查、定期考核等方式,及时发现、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各项节能工作落到实处。三是落实节能考核和奖惩。各县区都按季度对乡镇政府(街道办)和重点用能企业能耗指标进行考核,对完成节能目标的乡镇政府(街道办)和重点用能企业进行通报表彰,对未完成目标的予以通报批评,并提出整改要求。
3.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工作不断深入。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2008年,各县区、东营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都有所提高,其中广饶、河口、利津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二是源头控制“两高”项目措施力度逐步加大。各县区都制定出台了固定资产投资节能评估和审查办法,在固定资产投资、技术改造项目审批、核准、备案过程中,加强了节能评估审查和管理。广饶县将能耗300吨--2000吨标准煤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均纳入节能评估审查范围,有力地提高了企业能源利用效率。三是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成效明显。各县区、东营经济开发区按照与市政府签订的责任书,狠抓任务落实,均完成了年度淘汰落后任务目标。
4.节能投入进一步加大。各县区、东营经济开区加大节能专项资金的投入,围绕“十大节能工程”和三个“节能20项”,实施重大节能技术产业化和技术改造,节能成效明显。2008年,县级财政共安排节能专项资金2114万元,比上年度增加714万元。节能专项资金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实现增长。各县区、东营经济开发区利用节能专项资金共支持重点节能工程项目71个。
5.加快推进节能技术进步。一是大力推进节能技术创新。各县区、东营经济开发区把节能技术研发列入年度科技计划,加强产学研合作,开展节能共性和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取得实质性效果。二是组织实施节能技术示范项目,推广节能新技术。建设了一批节能示范工程,推广了一批节能先进技术和装备,培育发展了节能服务机构。三是超额完成节能灯推广任务。2008年,全市推广节能灯18.2万支,超计划推广2.2万支。
6.重点领域节能工作不断加强。一是着力抓好工业节能。各县区、东营经济开发区进一步加强重点用能企业监管,严格落实节能目标责任,推动企业加大节能技术改造,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努力提升管理和技术水平。二是开展重点用能企业能源审计和监测。组织开展了重点用能企业能源审计和节能规划编制工作,下达了年度节能监测计划,并组织实施。三是建筑节能工作取得新进展。在立项、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严格把关,新建建筑全面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取得良好成效。四是交通节能工作逐步开展。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控制高耗油、高污染机动车发展,大力发展燃气运输车辆,进一步提高了交通运输节能水平。五是公共机构节能深入推进。各县区、东营经济开发区从加强管理入手,大力开展节电、节油、节水、节材等活动,优先采购使用节能产品、设备,提高用能管理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