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坚持稳步发展的原则。在国家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的大背景下,我市作为国家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既要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又要适度发展特色经济作物产业,重点在提高水平、增加效益上下功夫。
四、工作措施
(一)按比较优势分类推进
市、县、乡三级政府要结合实际搞好规划,遵循区位和资源比较优势原则,进一步调整优化特色经济作物空间布局,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合理确定重点产业、主导产品和发展方向,着力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1.城区(含开发区)乡镇,要以服务城市、富裕农民为目标,以都市农业为主攻方向,逐步退出粮食生产,大力发展高投入、高产出的特色经济作物产业,重点发展以温室大棚保护地生产为主的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瓜果种植业和君子兰花卉等高效园艺产业,走设施农业、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的路子,带动全市棚膜经济发展。
2.国省级公路沿线乡镇,要利用交通便利的条件,大力发展棚膜蔬菜、露地蔬菜及西甜瓜生产,增加产品品种,提高产品质量,逐步实现无公害化;大力推广标准化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提高单产,降低成本,创建我市绿色瓜菜品牌;在保证本市城乡居民供应的同时,扩大外埠销售和出口。
3.现已形成规模、具有一定产能的鲜食玉米、“三辣”、西红柿、甜瓜、西瓜、出口菜、苗木、葡萄、烟叶、马铃薯、向日葵、花生、芸豆等特色作物,形成区域种植。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建立健全产地批发交易市场体系,提高产品深加工能力,按产、加、销一条龙模式组织生产。
4.现已开始起步、具有一定前景的君子兰、月见草、鲜蘑、山野菜、肉葫芦、圆葱、胡萝卜等特色作物,逐步形成规模。要加强资金和技术支持,搞好产品市场开发和种植区内各项配套设施建设,建成具有我市特色的经济作物种植区。
5.全面实施户均半亩效益田工程,通过放宽农业贷款额度、实行效益田建设贷款贴息等政策,引导和扶持广大农民积极发展特色经济作物产业。
(二)打造特色经济作物产业品牌
1.加强特色经济作物产品商标注册工作。结合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区规划,积极开展优质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的培育、注册,把品牌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各级工商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利用工商管理网络平台,建立农产品商标“户口”,对农产品商标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农产品打假维权制度,让更多的农户享受到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特色经济作物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率显著提高,加工品基本实现品牌入市,形成一批上档次、上规模、信誉好、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