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好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关。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市场准入、市场退出、淘汰机制,从严控制高危行业市场准入,淘汰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严格落实安全许可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将发生安全事故和存在重大隐患的企业列入“黑名单”,限期整改。
2.强化高危行业领域安全保障基础。制定强制措施和扶持政策,持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专项整治,巩固和夯实高危行业领域本质安全保障基础,切实提高防范事故的能力。
深化重点领域专项整治。煤矿和非煤矿山要加强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加快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扎实做好水害防治、顶板管理和“一通三防”。认真执行安全生产许可规定,关闭非法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非煤矿山企业,推广机械化铲装和中深孔爆破技术。危险化学品要抓好生产、储存、经营、运输环节的整治,加强中小化工企业的监管,设置区域性的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置点。烟花爆竹要重点抓好储存、销售、运输、燃放等环节的整治。道路交通以危险路段及长途客车、大型货车、小型货车、农用车为整治重点。中小学校、幼儿园以接送车辆、校舍、食品卫生为整治重点。农业机械以无牌行驶、无证驾驶、违法载人和不参加检验为整治重点。水上交通以旅游船、采沙船及渡口为整治重点。消防安全以宾馆、饭店、商场、网吧、休闲娱乐等人员密集场所为整治重点。建筑施工以施工现场高处作业、进入受限区(容器)作业和施工机械安全使用为整治重点。特种设备以锅炉、压力容器、管道、电梯为整治重点。食品加工、建材、轻工、机械、纺织、印染等行业领域要针对事故易发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位,明确各自的整治重点和整治措施。
加强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加大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工作力度,规范安全产品市场秩序,完善劳动防护用品经营企业备案管理制度,加大对“假、冒、伪、劣”安全产品打击力度;到2012年,全面建立政府和企业两支职业安全健康监管队伍;完善落实职业危害申报、职业卫生安全许可、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督检查三项制度。
3.扎实推进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安全管理标准、实施方案和评估办法,健全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体系,建立工作考核激励机制。按照“管理台帐化、装备现代化、指令书面化、操作程序化、行为规范化”的要求,实施“安全标准化工厂”、“安全标准化岗位”等示范工程。到2009年底,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高危行业领域安全标准化率达到30%以上;到2012年,80%各类企业全面达到国家标准。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