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产业,培育特色。重点围绕支柱产业、高成长性产业、新兴产业和外向型劳务经济的需求,逐步形成具有地域特色、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中等职业教育体系。
三、实施步骤
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职业教育攻坚目标任务及现有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资源情况,结合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薄弱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工程等因素综合确定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及步骤。
(一)市区布局调整方案
2008年市直属学校进行布局调整方案
1.依托新乡市纺织工业大学和新乡市高级技工学校,整合市商业学校、市机电工程学校、市粮食学校、市体育运动学校组建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新乡技师学院,打造中原高级技能型人才培训基地。
2.依托新乡幼儿师范学校整合铁路三中、新乡市文化艺术学校、新乡市艺术职业中专,打造中原幼儿师范和专业人才教育培训基地。
3.整合新乡市卫生学校、新乡市第一卫生学校等两所卫生学校,组建新乡卫生学校,打造中原高级护理人才培训基地。
4.将市信息工程学校、一职专、交通职专、大型机床厂技校、燎原职专、风云职专、新航职专进行实质性合并,成立新乡市职业教育中心(集团),移至新乡师专原址办学,打造中原中职类人才培训基地。
5.保留市工业学校(已与市广播电视大学合并)。
2009年区属学校进行布局调整
1.2010年前,红旗区职业高级中学扩建,达到占地35亩,完成7000平方米综合楼工程建设,建筑面积达到3万平方米,以其为依托,整合全区职业教育资源,筹建红旗区职业教育中心。
2.牧野区举办1所中等职业学校:牧野海运学校。
3.凤泉区保留第六职业高级中学。
(二)县(市)布局调整方案
1.辉县市
(1)2009年将辉县市第四职业高级中学、辉县市进修学校幼师班、辉县市城关镇成人技校合并到辉县市职教中心。
(2)2010年将辉县市文化艺术学校、辉县市卫生学校合并到辉县市职教中心。
(3)辉县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在加强涉农专业的同时,加强汽修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同时,2012年前努力争创国家级重点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3000人以上。
(4)辉县市人民政府与河南省科技学院联合办校,成立河南省科技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面向社会开展各类培训,提高该市职业学校办学层次。
2.卫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