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左心室射血分数(EF):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左心室造影检查EF<0.40(任1项,若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EF,应有2次不同日以上的检查结果)。
  (二)X线胸片:心脏明显增大(心胸比>0.5),同时伴典型肺淤血或肺水肿表现。
  (三)有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查:肺小动脉楔压(PCWP)≥18mmHg或/和心脏指数(CI)<2.5L/min.㎡ 。
  (四)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后。
  八、心律失常
  凭出院小结及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认定:
  (一)原有基础心脏疾病,发生频发、或多源、或多形、或成对室性早搏,或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常见基础心脏疾病(任1项):冠心病(含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等),心肌病(含特异性心肌病),心肌炎,高血压,风湿性心瓣膜病,先天性心血管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
  (二)发生下列心律失常(任1项):
  1、慢性心房颤动(含心房扑动)。
  2、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3、心室颤动或心脏骤停幸存者。
  4、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置入术后。
  九、慢性肾脏病(CKD)
  符合(二)、(三)、(四)、(五)中的任一项,可伴或不伴(一):
  (一)临床表现:浮肿、高血压、贫血、纳差、乏力、夜尿多;上述症状≥3个月。
  (二)尿液检查(符合以下3项之一,每项至少有3次不同时日的检查结果):
  ①尿蛋白定性“+”以上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150mg或尿蛋白/尿肌酐>200mg/dl。
  ②血尿:尿检中异常形态红细胞≥3个/HP(尿检异常要求不同时期连续3次结果异常,且≥3个月)。
  ③尿渗透压持续性<600mOsm/Kg H2O(要求12小时禁水)≥3个月。
  (三)肾功能检查(以下2项之一):①Scr>133umol/L(苦味酶法)或男性>115μmol/L、女性>85μmol/L(肌氨酸氧化酶法)。
  ②GFR(CCR)<90ml/min/1.73㎡ ≥3个月。
  (四)肾脏影像学检查:有肾脏形态、结构改变的证据(如:双肾缩小、大小不等、皮质变薄、皮髓质分界不清及双肾多发囊肿等)。
  (五)肾脏病理学有慢性改变证据。
  十、脑血管病
  (一)脑梗死(含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
  同时符合以下2项:
  1、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头颅磁共振(MRI)检查发现梗死灶。
  2、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
  (二)脑出血(含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同时符合1、3或同时符合2、3,须排除外伤性因素引起:
  1、头颅CT或头颅MRI检查发现出血灶。
  2、腰穿证实蛛网膜下腔出血。
  3、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十一、糖尿病
  在排除急性感染、创伤或其他应激情况下,同时符合(一)、(二)或同时符合(一)、(三):
  (一)至少有2次不同时日的血浆血糖符合以下任一项:
  1、空腹血糖≥7mmol/L (126mg/dl)。
  2、餐后2小时(或随机) 血糖≥11.1 (200mg/dl)。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血糖≥11.1mmol/L (200 mg/dl)。
  (二)HbA1c(糖化血红蛋白)符合以下任一项:
  1、病程≥1年,HbA1c≥6.5%。
  2、病程<1年,HbA1c≥7.5%。
  (三)合并有大血管或微血管病并发症:
  脑血管病变、心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周边神经病变、肾功能失常等。
  十二、多发性硬化
  同时符合以下3项:
  (一)中枢神经系统多发性病灶和体征。
  (二)缓解和复发的病程,有2次或2次以上发作。
  (三)诱发电位、CT和MRI显示多发性病灶。
  十三、重症肌无力
  同时符合以下4项:
  (一)受累骨骼肌呈病态疲劳,具有波动性和晨轻暮重的特点。
  (二)疲劳试验阳性,抗胆碱酯酶药物试验阳性。
  (三)神经重复电刺激检查阳性。
  (四)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有效或部分有效。
  十四、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综合症(震颤麻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