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单位:市劳动保障局)
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人均筹资标准达100.01元,住院实际补偿比达39.16%,均创历史新高。
(责任单位:市卫生局)
上半年对现有的9.53万户城乡低保户、21万人,发放低保金9217万元,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对市区13671户城镇特困家庭实施帮扶。完善城乡供养措施,各县(区)认真落实市政府规定,及时将供养标准调整到位。全市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47%,比上年末提高9个百分点。15758名残疾人纳入城乡低保。对因灾因病造成生活困难人员及时提供临时救助,已救助5608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119.15万元。
(责任单位:市民政局、残联,各县区政府)
18.统筹发展社会事业。积极稳妥地做好义务教育绩效工资准备工作。清河区、清浦区、淮阴区、楚州区、开发区以及市直学校的相关数据已审核报省。市本级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的债务基本化解。积极开展星级学校创建,淮阴商业学校提交四星级评估申报材料并接受省验收,金湖县职教中心、楚州区职教中心9月底前向省教育评估院申请四星级评估。大力推进清河教育现代化建设,创建工作进展顺利。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清河区政府)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争取新农合、农村卫生机构改造、公共卫生机构建设资金1.1亿元,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系统、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建设不断加快。按“三甲”创建标准,加强和完善市妇幼保健院和市三院硬件设施建设,规范创建软件资料。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全市建立农民健康档案135万份,设立家庭病床1420张,出巡诊3.5万人次。
(责任单位:市卫生局)
加强食品药品安全保障专项整治,食品药品质量抽检合格达99.7%,市民食品药品消费满意率调查达98.6%。
(责任单位:淮安食品药品监管局)
实施计划生育工作重心下移,落实《挂钩联系基层制度》,全面开展“村村到、全覆盖”抽样调查。计划生育率达94.02%,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率达86.1%,人口出生率控制在4.75‰,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4.8:100。建成县、乡“世代服务”中心124个、村世代服务室975个,县、乡“世代服务”体系覆盖率达98%、村级“世代服务”覆盖率达78.5%,建设速度居全省前列。
(责任单位:市人口计生委)
大文化建设氛围日渐浓厚,一批重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加快推进河下古镇保护与开发、淮安府衙修复、漕运博物馆、古城墙遗址公园、里运河风光带五项工程建设。洪泽湖大堤、古清口、楚州古城等历史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与开发利用。(责任单位:市文广局,楚州区政府、淮阴区政府、洪泽县政府)
开展市直万人自行车健身活动,进一步促进全民健身活动。
(责任单位:市体育局)
大旅游开发向新领域新层次拓展,景点景区建设跃上新水平。专场推介等宣传促销力度不断加大,接待国内外游客50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7亿元,分别增长12%和20.5%。盱眙地质博物馆竣工并对外开放,洪泽湖古堰生态旅游区和盱眙天泉湖旅游度假区启动建设。
(责任单位:市旅游局,楚州区政府,淮阴区政府,清河区政府)
19.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工作。推广“阳光村务进万家”经验,按照“六个规范”要求,全面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狠抓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推荐1个区、3个街道(镇)、10个社区申报“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修订完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建立市、县两级防灾减灾工作领导机构,积极开展“防灾减灾日”活动,推进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开展自救和互救的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