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发展两港产业,将珠海两港发展成为珠江口西岸核心港。
充分发挥珠海海港和空港优势,完善配套措施,逐步形成以精细化工、能源钢铁、装备制造、码头仓储为主的临港工业园区和航空物流、飞行训练、飞机维修以及围绕机场发展电子、会展、商贸等的航空产业园区。并积极拓展市场,加强与周边城市联系,把珠海港打造成为区域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物流业平台。
5、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构建港珠澳大桥交通经济圈,深化珠澳合作,构成珠江口广州-珠海-澳门纵向城市带和香港-珠海-澳门横向城市带。
随着国家“十五”计划把物流配送列为着重发展的服务业,国家经贸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
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珠海市整体经济与交通基础设施稳步发展的大背景下,通过全面合理规划珠海市物流产业,促进珠海市物流产业的现代化、高效化、高端化,为珠海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将形成“大桥经济”,对珠海经济和城市空间布局影响较大。珠海交通建设直接影响大桥经济走向,既可以将大桥经济向北引导,带动中山、江门等地区的共同发展;也可以将大桥经济向南引导,发挥珠海两港优势。需对连接线路线方案及珠海主干线公路建设顺序早做安排。并且,做好横琴开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深化珠澳合作。
(二)工作措施
1、加快公路、铁路及两港等基础设施建设。
经过多年的发展,珠海市交通网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但是相对于经济发展,公路网密度、等级仍然偏低,两港配套设施仍不健全。公路主骨架还未形成,对内东西部交通联系仅仅靠珠海大道,港口、机场、口岸三大节点高速公路仍未贯通。珠海对外运输通道能力明显不足,尤其是珠海通往深圳、香港的东部陆路通道,运行距离长,物流成本高,整个通道“通而不畅”。珠海铁路建设才刚刚开始,对外交通不畅、腹地范围过小、辐射空间不足已成为珠海交通最薄弱环节。因此,必须加快公路、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2、多方筹措资金,保证基础设施建设顺利进行。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繁重,所需资金量大,由于珠海自身财力有限,无法充分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已经直接影响的到珠海的经济发展。为此,市委市政府正积极多方筹措资金,科学、合理安排建设程序,同时也希望中央和省政府加大对珠海的资金扶持,并采取多种融资方式,加快珠海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3、抓紧开展《港珠澳大桥与珠海交通运输衔接方案》专题研究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工作。
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作为大桥西部着陆点,对大桥建设与珠江西岸和珠海市链接至关重要,但连接线路线方案尚未确定、前期工作尚未全面展开,落后于大桥整体建设进度,珠海段连接线如何更好地服务珠海、辐射三角洲西岸,需加紧研究,早日确定规划方案。并编制珠海市综合交通体系的规划,要求能够作为指导城市交通长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能够用于城市规划管理,并为编制城市规划、各种运输方式专项规划提供依据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