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工作的意见


  (五)乡风文明深入推进,民主管理不断健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乡村治理规范有序,乡风民风显著改善。试点乡镇乡村班子普遍健全有力,80%以上的乡村党组织达到“五好”目标,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党务公开率达到98%,无计划外生育,无重大群体性事件发生。

  四、工作重点

  (一)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经济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技术先进、功能多样、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优化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强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培育主导产业。围绕区域资源优势,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建设好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提高农业生产的标准化、优质化、专业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水平,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力推广适合各地生产特点的农业关键技术和高效种养模式,发展小型便捷的农业机械耕作技术和节水灌溉技术,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发展集约化经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围绕地方优势产业,着力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全农业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创建农业品牌,提高农产品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有机农业、无公害农业、绿色食品,整合品牌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产品知名品牌。

  (二)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扩大农业生产,发展高效农业,推进农村二三产业,培育劳务经济,较大幅度地增加农民收入。拓宽农民就业领域,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在积极培育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努力扩大招商引资,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扶持发展与家庭经营相适应的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以资源加工为主的工业生产。加强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促进连锁农家店和商品配送中心建设,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积极培育农村流通市场主体,发展农产品专业流通协会、农村流通企业和农民经纪人,促进农产品流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流转。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开展针对性、适应性强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民工转岗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生产技能和转移就业能力。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开展农民工中介服务,引导和鼓励农民外出务工就业。实施回归创业工程,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就业。积极发展观光旅游农业,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发展观光农业、特色风情旅游、农家店等旅游服务业,打造一批旅游名镇、旅游名村。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