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同市2009年主要污染物问题减排计划的通知
(同政办发[2009]164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局办,国、省、市属重点工业企业:
《大同市2009年主要污染物问题减排计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OO九年八月一日
大同市2009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
经省环保厅核定,我市2008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实现“双降”,全年二氧化硫排放量13.22万吨,减排率2.51%;化学需氧量排放量5.14万吨,减排率2.28%。两项污染物均超额完成年度减排任务,为实现“十一五”减排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9年是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的冲刺年,为进一步推进污染减排工作,制订大同市2009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
一、计划目标
2009年。全市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13.8万吨,较2005年下降16.77%。
2009年,全市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控制在4.8万吨,较2005年下降13.65%。
(各单位2009年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见附件1)。
二、主要任务
(一)提高环保准入门槛,扼制新增排污总量
截至2008年,大同市二氧化硫减排任务已接近完成“十一五”二氧化硫减排目标。一方面是由于大同市燃煤机组已基本完成了脱硫设施建设任务,为二氧化硫减排任务完成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二氧化硫新增量大幅减少,缓解了减排压力。
我市以煤炭为中心的冶金、电力、焦炭、化工、建材等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均属于排放二氧化硫的重点行业。随着经济回暖,这些高耗能、高污染产业产能有效恢复。同时,前两年布局的新建项目逐步投产,相应新增排污总量在后两年集中释放,对减排形成的压力不容忽视。经过前两年的强势执法,大力治污,能够实施污染减排的领域日趋缩小。实现污染减排目标,必须提高准入门槛,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发展循环经济,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发展,坚定不移地推动转型发展,防范经济回暖情况下高耗能、高污染产业产能恢复对污染减排的影响。
(二)落实三项措施,削减污染物存量
1、确实抓好工程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