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力开展农村科普“三建二进一培育”工作。建立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建立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科普致富示范村)、建立农村科普带头人队伍;科普进村、科技进户;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示范作用,带动农民科普致富。到2010年,市里重点扶持培育40个经济关联度高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各县(市、区)各重点扶持培育农村专业技术协会5个以上;发展一批示范作用强,覆盖面广、效益好的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培育一批科技素质高,创新精神强的农村科普带头人。进一步深化农村科普致富示范工程,每年争取创建省级科普致富示范村1-2个,创建市级科普示范村10个,各县(市、区)各创建县级科普致富示范村10个。
2、积极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把农村科普工作与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结合起来,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开展经常性的、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农村科技教育与实用技术培训。开展基层农村体系建设和绿色证书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推进星火科技培训专项行动、巾帼科技致富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村党员干部适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计划等。建立健全以各级党校、农村致富函授大学和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为重点的培训网络,开辟高校、职校、夜校等培训渠道。全市农村劳动力平均每年接受不少于1次的实用技术培训,掌握1项实用技术。每年有3万农村劳动力接受各种系统化、提高型的科技培训,其中参加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学习和培训的不少于1万人,并分期分批对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集中培训1-2次。
3、广泛开展农村科普宣教活动。通过开展“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科普之春(秋)等主题科普宣传活动,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站、科普展板等宣传平台,面向农民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开展保护环境、节约资源、防灾减灾等内容的宣传教育,倡导健康卫生,破除陈规陋习,反对愚昧迷信,在广大农村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深入开展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大力推进农村“一站一栏一员”建设。到2010年,全市争取实现1/3以上的县(市、区)成为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重点加强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的村级科普设施建设,乡乡(镇)建有科普活动室、科普画廊,配备科普员;村村建有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有科普员。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行动)计划”,推动全市农村科普设施建设。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