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市人事局。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农业局、市劳动保障局、市社联、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
(二)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
1、繁荣科普作品的创作。制定重大科普作品选题规划,对优秀原创科普作品进行扶持和奖励;调动科技工作者科普创作的积极性,把科普作品纳入业绩考核范围,纳入科技进步奖评审范围;推动科普、教育、传媒界的有效合作,借鉴国内外先进创作理念和方法,促进我市科普创作整体水平的提高。支持建立科普创作社团组织。
2、促进科普资源共享。积极参与建设并充分利用中国数字科技馆,集成国内外现有科普图书、期刊、挂图、音像制品、展教品、文艺作品以及图片、科普志愿者等各类科普信息,并将具有九江特色的科普资源开发建设为数字科技分馆,与中国数字科技馆链接,形成共享交流平台,通过互联网不断扩大科普信息资源的共享范围。
3、建立科普资源库。将科技新成果及时转化为科学教育、传播与普及资源,并集成社会已有的科普作品和科普信息资源,为基层提供科普挂图、专题科普展览、科普音像、科普报告、科普教育资料,为社会和公众提供科普资源支持和公共科普服务。
4、支持、扶持研究开发网络科普的新技术和新形式,开辟具有实时、动态、交互等特点的网络科普新途径。开发一批内容健康、形式活泼的科普教育视听产品。
牵头单位:市科协、市科技局。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农业局、市广电局、市社联。
(三)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
1、加大各类媒体的科技传播力度。九江电视台、九江广播电台、九江日报、浔阳晚报、中国九江网等我市主流媒体要增强科普知识的传播力度,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辟科普节目和栏目,积极打造科技传播媒体品牌。要大力提高科普书刊的发行量,积极增加科普网站、门户网站科技专栏的数目和版面。
2、鼓励和支持经营性科普文化产业发展。制定优惠政策和相关规范,吸引民间和海外资金发展我市科普文化产业。积极培育科普文化市场,鼓励社会力量开发与经营科普类影视节目、书刊、音像制品、教育和游戏软件等,参与创办广播电视科普栏目,择优扶持影响面大、有特色和覆盖率高的广播电视科普栏目以及点击率高的科普网站,逐步形成多元化的科普文化产业格局。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普出版物、科教片的发行渠道,大力扶持科普出版物、科教片在基层和农村的发行工作。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