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实施创新型科技园区工程。积极推进梅州高新区和各类工业园实施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二次创业”发展战略,促进科技创新资源的集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到2012年,争取梅州高新区成为“创新型科技园区”。
20.实施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工程。加快建立以创新集群为基础的科技创新平台,提高基地产业核心技术水平。努力实施火炬计划,打造具有梅州特色及持续创新能力的产业集群;实现基地产业结构的持续升级。到2012年,争取省级以上特色产业基地工业总产值和高技术产品产值翻一番,知识产权状况得到显著改善。
(八)实施科技惠民行动计划。
21.推进健康科技工程实施。针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等重大疾病,开展早期诊断和药物治疗等技术成果的研究和应用,逐步建立能覆盖全市的、监测手段完善的、资料完整的监测网络。针对社区、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及妇女儿童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逐步推广信息化远程医疗,为群众提供廉价、便捷的医疗服务。
22.推进食品安全科技工程实施。推进食品安全生产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开发和应用食品原料安全生产技术,推进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加强农产品、食品安全加工和检测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建立健全从种养到消费的食品安全溯源保障体系以及食品安全标准与评估体系。
23.推进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农业科技工程实施。推进实施“广东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 和“广东省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点”建设。加强新农村生态环境整治,创建生态示范村镇。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优势与特色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加强动植物重大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确保农业生态安全。推进农业生产良种化、标准化、机械化和集约化。加强现代农业科技合作,推进农业科技平台与星火技术产业带建设。
24.推进绿色生态科技工程实施。全面推进社区资源综合利用,解决居住区生活污水、废水外排的二次污染问题,开展绿色建筑、居住区微气候调节等技术的应用。加强清洁生产技术的研发、集成与推广应用,提高产业污染综合预防治理水平,促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到2012年,改造、建设一批绿色、节能、社区微气候调节等技术集成居住区。
25.推进重大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科技工程实施。围绕公共安全领域的重大需求,规划建设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技术研究中心,构建和完善我市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科技保障体系,引进开发和储备一批应对重大自然灾害、重大事故和突发公共事件的关键共性技术和产品,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和应急能力。实施科技强警计划和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