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教学建议
(一)领会课程理念,把握学科特点
《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要深刻领会新课程理念,切实把握学科特点,将新课程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充分体现出来。
1.遵循音乐艺术感知规律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通过音响对人的情感产生影响,这种特征决定了,感受与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因此,教师要重视音乐的感受与鉴赏教学,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引导学生从聆听、感受音乐入手,让他们充分体验音乐的美,认识和理解音乐的艺术内涵,逐步丰富他们的审美体验 。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了解音乐的体裁与形式、风格与流派,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为他们终身喜爱音乐奠定基础。
2.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过程
音乐的理论和实践都是音乐教学的内容,演唱、演奏、识读乐谱等都离不开实践活动,这也是音乐学科的最大特点之一。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以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为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要重视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质量和效果,把知识技能的学习融入艺术实践活动中;要发掘学生的音乐潜能进行创作活动,让他们在艺术实践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创造音乐。
3.正确处理统一与差异的矛盾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对每个学生而言,教育的总目标和总要求是一致的。新的音乐课程有六个模块,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规划,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这从根本上照顾了学生的差异性。因此,教师要把握大方向的统一,而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对象应允许存在差异性,这种统一与差异的正确把握能有效的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二)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做好学生选课指导
1.认真开好必选模块,努力开设任选模块。“音乐鉴赏”模块是音乐学科教学的必选模块,其目的是要保证学生获得基本的音乐文化素养,各校必须认真开设,确保达到教学目的。在“音乐鉴赏”有效开设的基础上,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开设其他模块,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满足学生音乐学习的需要。
2. 加强选课指导。学生选课前,学校应将音乐课程不同模块的内容、性质和开课计划(包括课时安排、上课地点、教材和任课教师等)向学生详细介绍;学生选课过程中,音乐教师和班主任应对学生选课给予具体指导,避免学生盲目选课。学校有能力开出的模块,均应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在教师指导下,选择修习。
(三)优化音乐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环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开放、民主、平等、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1.优化教学目标。教师要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纬度构思、科学制定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提高课堂教效益。
2.优化教学过程。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将重点、难点、主导思想、作品风格、音乐知识等形象而生动地体现在教学过程中,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3.优化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感受音乐的内涵、获取音乐知识与技能。
4.优化教学手段。要根据教学内容,采取网络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呈现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拓宽学生音乐视野,拓展学生多元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教学评价
(一)评价原则
教学评价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教学评价应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充分体现导向性、科学性、整体性、可操作性原则,使教学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信心;有利于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有利于学校加强和改进音乐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促进音乐课程改革健康发展。
(二)评价内容
1.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要以《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以音乐课的学习内容及学校的艺术实践活动为主要评价内容,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为评价指标和要素:
评价指标参考表1
评价指标
| 指标要素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音乐兴趣爱好方面的表现。
2.音乐艺术实践中的情感表现。
3.终身学习音乐的愿望。
|
过程与方法
| 1.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积极性。
2.学习过程中的感受、理解、表现、创造、评价音乐的能力表现。
3.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意识。
4.学习过程中审美情趣方面的表现。
|
知识与技能
| 1.音乐体裁、形式、风格、表现手段、历史背景、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2.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
2.对教师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要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要以职业道德、教育理念、教学能力、专业能力与科研能力为评价指标和要素:
评价指标参考表2
评价指标
| 指标要素
|
职业道德
| 1.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与责任心。
2.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及对学生的态度。
|
教育理念
| 1.教育理念清晰度。
2.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的体现。
|
教学方案设计
与实施的能力
| 1.教学方案设计合理,教学方法灵活、有效。
2.教学模式有创新。
3.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
专业能力
| 1.教师的基本素质,如教态、语言等。
2.课堂掌控能力。
3.专业技能与专业理论知识。
|
科研能力
| 1.有研究与探索的精神。
2.主动开展对教学案例设计和科研课题的研究等活动。
3.科研成果。
|
(三)评价方式
1.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以“评价指标参考表1”为依据,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1)学生自评。学生自评可采用问卷、总结等方式。通过自我评价,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思,端正学习音乐的态度,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
(2)学生互评。学生互评可采用同桌互评、小组评议、全班评议等方式。通过互评,引导学生相互学习,促进学生间的沟通与交流。
(3)教师评价。教师评价主要以学生在学习过程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为依据,采取观察、测验两种方式进行评价。
2.对教师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可以“评价指标参考表2”为依据,采取自评(自我评价)、互评与他评(听课后的评价意见)相结合的方式。
六、保障措施
(一)音乐学科的建设
1.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应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的课程设置,为学校配备音乐课程教师。也可聘请社会艺术团体专业人员做兼职教师,或与相邻高中及专业学校进行师资共享。
2.普通高中音乐教学应依据实际尽量配备专用场地和设备,以满足教学需求。下表所列指标可供参考。
湖北省普通高中音乐教学设备配备目录
名称
| 单位
| 配备标准
| 备注
|
省级示范高中
| 市级示范高中和城区、县城所在地高中
| 一般普通高中
| |
| 音乐鉴赏教室
| 间
| 1
| 1
| 1
| |
舞蹈教室
| 间
| 1
| 1
| | |
合唱教室
| 间
| 1
| | | |
器乐教室
| 间
| 1
| 1
| | |
鉴赏教室
| 钢琴(电子琴)
| 台
| 1
| 1
| 1
| 配50套桌椅以上
|
多媒体教学系统
| 套
| 1
| 1
| 1
|
DVD、功放、音箱
| 套
| 1
| 1
| 1
|
黑板
| 块
| 1
| 1
| 1
|
舞蹈教室
| 钢琴(电子琴)
| 台
| 1
| 1
| 1
| 配镜子、把杆、地板,容40人以上舞蹈队
|
DVD、电视
| 套
| 1
| 1
| |
功放、音箱
| 套
| 1
| | |
更衣室
| 间
| 1
| | |
服装保管室
| 间
| 1
| 1
| |
合唱教室
| 钢琴
| 台
| 1
| | | 容60人以上合唱队
|
DVD、电视
| 套
| 1
| | |
功放、音箱
| 套
| 1
| | |
合唱台
| 组
| 1
| | |
器乐教室
| 钢琴(电子琴)
| 台
| 1
| 1
| | 配40套椅子以上
|
DVD、电视
| 套
| 1
| 1
| |
功放、音箱
| 套
| 1
| | |
谱架
| 只
| 50
| 30
| |
乐器储藏室
| 间
| 1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