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山东省“十一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中期评估情况的通报


  (四)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各单位都成立了重点建设领导小组,并确定了具体职能部门、配备高素质的管理人员,部分学校还成立了专门管理机构负责重点建设的管理工作。各单位都积极探索有利于加强学科建设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出台了人才队伍建设、条件建设、科研管理、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学科评价等方面的制度、措施,努力健全重点建设的科学管理体系,为学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问题与不足

  (一)团队建设亟待加强。教师队伍与学术团队建设仍是学科建设的核心。检查发现不少高校在现有人员的基础上组合成团队,团队中青年骨干力量发展潜力不明显;有的高校将引进学科带头人与现有人员简单组合,团队凝聚力不够;个别学科仅有带头人,未形成学术梯队。团队的组建不能单纯理解为简单的博士化,也不仅是引进几个学术带头人的问题。如何将研究方向的前瞻性、研究基础的比较优势、区域或行业经济需要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建立具有发展潜力和明确目标的结构合理的研究团队,将是今后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

  (二)科研水平需要大幅度提高。各单位的科研实力较“十五”期间有了明显的增长,但也有许多不足。科研方向不够稳定,难以形成科研优势。理论研究的水平普遍较弱,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量,特别是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和973项目偏少,缺乏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应用研究方面标志性的成果少。产学研结合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研究方向需要进一步凝练。有的学科因人设置研究方向,使得研究方向不够集中,人员过于分散,不能形成团队力量,在承担大项目方面缺乏竞争力,难以产生重大成果。

  (四)经费管理不够规范。各单位在匹配建设经费上做了大量工作,基本保证了重点建设项目建设需要。但有些单位存在经费匹配不足额、不及时等现象,尤其是对非强化重点建设项目的建设经费落实不到位;有的重点建设项目存在规划不科学,论证不细致,突击花钱的现象,影响了建设项目的顺利进展。

  四、今后工作要求

  经过几年努力,“十一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与成效。但山东作为教育大省,代表学校综合实力的学科水平相对较弱。去年全国重点学科评选,尽管我省增长幅度较大,但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我省只有5个,与京沪江浙等发达地区差距很大。必须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充实条件,强化管理,不断提高重点建设项目整体水平。为此,提出如下要求:

  (一)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的规划。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既要大力建设传统优势学科,又要重点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如电子、控制、信息、能源、环境等学科,以及医疗电子、微电子等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

  (二)建设一批创新团队。不少单位已经行动起来,组建了一批学术创新团队,并在学科建设中发挥了应有作用。但还有的单位团队建设的意识还没真正树立起来,团队建设工作严重滞后。应进一步树立和强化团队建设意识,引进和培养水平较高、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骨干,依托重点建设项目建设一批创新团队,在团队内部形成团结合作,勇于探索的风气,承担大型攻关课题和高层次科研项目,增强创新能力,产生高水平成果,带动学科水平的提高。

  (三)加大投入力度。《管理办法》规定,重点建设项目的依托单位是建设经费的投入主体,要通过科技开发、社会服务等多渠道筹措建设经费,5年建设期内使每个强化建设的重点学科的建设经费理工农医类不低于500万元,人文社科类不低于300万元,重点实验室和人文研究基地不低于800万元、200万元。但近几年,许多单位由于还贷压力大,对重点建设项目的投入不足。从中期评估情况看,“十一五”的后两年,建设任务非常繁重。要完成建设目标,各单位必须想方设法多渠道筹措建设经费,保证重点建设项目建设需要。

  附件:1. 山东省“十一五”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名单

  2. 山东省“十一五”省级重点学科、强化建设重点学科(不含省属高校强化建设重点学科)中期评估结果

  3. 山东省“十一五”省级重点实验室、强化建设重点实验室(不含省属高校强化建设重点实验室)中期评估结果

  4. 山东省“十一五”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不含省属高校强化建设研究基地)中期评估结果

  5. 山东省“十一五”省级强化建设重点学科中期评估结果

  6. 山东省“十一五”省级强化建设重点实验室中期评估结果

  7. 山东省“十一五”省级强化建设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期评估结果

  8. 山东省“十一五”省级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现场考察意见(对口发各高等学校)(略)

  二○○八年十二月十六日

  附件1:
  山东省“十一五”省级重点学科
  重点实验室(增补)名单

序号

学  校

学科名称

实验室名称

1

滨州学院

应用数学

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

2

临沂师范学院

高等教育学

资源与环境分析化学

区域经济学

 

3

泰山学院

计算机应用技术

 

4

菏泽学院

理论物理

 

5

枣庄学院

课程与教学论

 

6

潍坊学院

光学

 

7

山东交通学院

 

汽车运用技术

8

德州学院

 

生物物理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