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林业碳汇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全市林业资源生态服务价值研究取得重要成果,研究表明,北京市森林资源总价值为5881.81亿元,生态服务价值为5188亿元;碳储量达到1.1亿吨,每年吸收固定二氧化碳量约为972万吨,释放氧气量约为710万吨,基本摸清了全市林业碳汇的底数和价值量,为研究制定山区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础。市领导对林业碳汇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做出重要批示,市委书记刘淇、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和市长郭金龙等领导同志,参加了八达岭碳汇造林项目启动暨中国绿色碳基金北京专项成立仪式;开展了“生态科普暨森林碳汇”大型公交宣传、“林业碳汇与生物质能源国际研讨会”等宣传培训活动,大力普及林业碳汇知识、碳中和理念;探索北京林业碳汇发展模式,启动了房山中石油林业碳汇和八达岭个人捐资等两个碳汇造林项目。
4.科技服务与交流合作成效明显。全年共组织实施基础研究、生态环境建设、产业发展等国家级和市级科技项目39项。开展了“北京宜居城市绿化体系”、“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关键技术”等重大课题的研究和示范,湿地恢复示范基地初步建成。制定完善了23项园林绿化建设北京市地方标准,推广应用科技成果60余项。全市建成具备中水浇灌条件的绿地600公顷。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建立了完善的园林绿化网格化管理技术标准体系、综合数据库和基础应用平台,在全系统形成信息精确采集、实时传输、协同工作、高效运行的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和系统运行机制。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1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了19个项目的合作交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发展理念和管理经验,不断提高了全市园林绿化建设水平。
5.市属国有林场和苗圃基础建设全面加强。2008年,市属各林场、苗圃按照“围绕一个中心,树立两大理念,做好三项服务,实现四个突破,为建设五大体系做贡献”的要求,在建设管理和改革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共青林场分场管理用房建设、京林大厦改扩建和松山科研综合楼建设工程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双青林场完成奥运水上运动场馆周边绿化美化和环境治理工作,营造了优美的景观环境。北京市林业建筑工程公司改制脱钩工作进展顺利,前期工作基本结束。西山、十三陵、八达岭和温泉、黄垡、琅山、蚕种场、大东流等林场苗圃,都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五)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义务植树全民尽责能力显著增强。
在首都全民义务植树日当天,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与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参加了义务植树劳动。全国人大、全国政协领导,驻京解放军、武警部队的100多位将军和广大指战员,中直机关、中央国家机关的100多位部长和机关干部,积极参加了首都义务植树劳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带领各委办局机关干部参加了奥运绿化重点工程的植树活动。首都地区各单位一手抓庭院绿化,一手抓郊区义务植树,全市创建花园式单位361个。各区县组织330多万人次参加了义务植树劳动,植树530万株,抚育树木930万株。社会各界积极参加林木绿地认建认养活动,全市共认建认养绿地358公顷,认养树木4.5万株。中央、市属各新闻宣传部门开展了大量的宣传报道工作,为进一步提高全民的生态意识、环境意识、绿化意识发挥了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