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衡阳市档案资料接收征集实施办法》的通知

  (三)移交单位对拟移交进馆的档案要先自检,保证档案的完整、规范,由市档案馆派员检查验收,认可后正式办理档案移交手续。对档案利用有参考价值的各种史志、刊物、专题资料、目录等检索工具一并移交进馆;

  (四)移交单位与纸质档案同版本的电子文件及机读目录要同时移交,在移交纸质档案前已移交合格的电子文件等则不需重复移交,没有形成或者原有电子文件及机读目录已经丢失要数字化处理后一并移交。

  第八条 移交、接收档案的要求和手续:

  (一)进馆档案应当保持全宗的完整性,一个单位的全部档案作为一个整体不得随意割裂和分散;

  (二)档案进馆前应当由立档单位按规定整理好,档案整理、编目等符合规范化要求;

  (三)立档单位应当编制组织沿革、全宗介绍、有关检索工具以及产生电子文件的非通用性软件光盘,随同档案一起移交;

  (四)接收档案时,交接双方必须根据移交目录清点核对,并在交接文据上签名盖章。

  第九条 市档案馆征集档案资料的范围:

  (一)本市建国前的革命历史档案,旧政权机关、社会组织、其他企事业单位形成的全部档案;

  (二)同本市有关的下列名人档案资料;

  1、建国前后在本市有一定社会影响的历史名人及各界知名人士的著作、书信、任免文书、谱牒、证件、传记、资产凭证、墓志、纪念评价材料及声像史料等档案资料;

  2、建国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本市视察工作等活动形成的,散存在各单位和个人手中的各种载体的档案资料;

  3、建国以来已离退休或已故去的市级主要领导人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尚未归档的各种载体的档案资料;

  4、荣获全国荣誉称号的各行业先进模范或标兵等,在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各种载体的档案资料。

  (三)反映本市自然面貌、自然灾害、重大历史事件、风土人情、名胜古迹、典籍藏故、名优特产、传统建筑等方面的各种载体的档案资料;

  (四)反映地方“文化大革命”历史面貌的小报、期刊、传单、大小字报、印章、旗帜、照片等档案资料;

  (五)其它反映本市历史面貌具有保存价值的本地出版物等档案资料。

  第十条 市档案馆征集档案资料的方式: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