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2009年上半年全省资源综合利用和环保产业情况的通报
(鲁经贸字〔2009〕343号)
各市经贸委(经委)、节能办,青岛市发改委:
今年以来,全省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鼓励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措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资源综合利用领域逐步拓宽,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经济社会效益有所改善。
一、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企稳向好
根据《
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和新的优惠政策要求,全省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积极消化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总体企稳向好。
(一)资源化水平有所提高
1-6月份,全省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共利用工业固体废物5824.7万吨,同比增长35.56%;废气10.12亿立方,下降31.27%;废水505.5万吨,增长20.53%;河(渠)道泥沙25.9万吨,增长22.28%。
建材及其他类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利用粉煤灰3580.3万吨,同比增长102.33%;煤矸石303.6万吨,下降4.94%;冶炼废渣25.7万吨,增长14.86%;尾矿289.7万吨,增长12.72%。
资源综合利用电厂燃用煤矸石346.6万吨,同比下降9.37%;煤泥181.8万吨,增长20.58%;利用余热1077.4万百万千焦,增长5.09%;焦炉煤气、高炉煤气49.8亿立方米,增长10.01%;生物质能(折标煤)32.8万吨,下降5.08%。
(二)生产出现回升势头
1-6月份,在全省重点统计的22类综合利用产品中,有8类产品产量保持增长。其中,肥料14.2万吨,同比增长64.03%;商品粉煤灰58.5万吨,增长30.17%;混凝土478.6万吨,增长24.32%;砖18.19亿标块,增长7.01%;硫酸、砌块、微珠、纤维板等产品的产量出现下降。全省资源综合利用电厂共发电61.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73%;供热4772.9百万千焦,同比下降1.77%。
全省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实现产品产值149.26亿元(各市产值情况见图一),同比下降3.55%。其中,建材及其他类企业产值完成108.64亿元,下降9.95%;资源综合利用电厂产值40.62亿元,增长19.09%。全省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二季度实现产品产值83.05亿元,比一季度增长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