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扩大消费的实施意见
(郴政发[2009]16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部门管理机构,中省驻郴各单位: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里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战略决策,抢抓机遇,加快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实施意见》(湘政办发〔2009〕23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拉动农村消费
(一)大力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进一步规范和提升全市已建成并验收合格的942家标准化农家店,2009年新建、改建农家店600家。完善农村商品配送中心的采购、储存、加工、编配、调运、信息等功能。推进“万村千乡”市场网络、“新网工程”与邮政、电信等网络的结合,实现一网多能、资源互用、成果共享。引导企业、大型超市开展“品牌产品下乡”、“大篷车进村”等活动,提高农家店的综合服务功能。争取到“十一五”期末,再新建、改造1600家农家店和20个区域性配送中心,覆盖全市90%的乡镇、70%的行政村,配送率达到50%以上。
(二)扎实抓好“家电下乡”推广工作。认真落实财政补贴优惠政策,扩大农村家电消费。根据我市农村市场的实际需求,适当增加下乡商品种类,扩大补贴范围,在已经确定的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冰柜)、手机等四大类商品的基础上,增加电脑、热水器、空调、微波炉、电磁炉等五大类产品。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自行安排补贴资金,进一步扩大下乡商品种类和补贴范围。严厉打击借“家电下乡”名义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力争2009年销售“家电下乡”产品4万件以上,销售额2亿元以上,发放补贴5200万元以上。
(三)加快完善农产品流通网络。一是从2009年起3年内完成县市区商业网点规划编制,促进农村商业有序快速发展。创新农产品交易方式,建立大宗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健全农村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完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着力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促进农民增收。二是抓好罗家井市场、七星大市场提质改造和异地重建。对罗家井市场,实行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综合改建,拉通燕泉河游道和市场南北两条通道,进行连体开发;对七星大市场,进行异地重建。通过改造提质和异地重建,促使罗家井市场、七星大市场发挥更大效益。三是加快“马路市场”搬迁建设和因冰灾受损的市场重建工作。对受灾农贸市场提质改造给予财政补贴,开辟报建、证照等各种手续办理“绿色通道”,免收部分市本级的相关行政事业性费用。安排引导资金进行“马路市场”搬迁建设,积极推进农村集贸市场建设,搭建销售市场平台,通过举办各类展销会、促销会,繁荣农村消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