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建立市场运作的长效机制。各乡镇要利用一个或多个能具体承办本乡镇赴疆拾棉的劳务中介组织或劳务经纪人来具体承办赴疆拾棉工的组织、服务和管理工作,具体运作由县劳务中介组织统一与新疆建设兵团相关团场签订拾棉用工合同,并根据拾棉工需求数量分别与劳务中介组织签订拾棉工的组织管理合同,劳务中介组织按照合同组织招聘适龄农民工赴疆拾棉,并负责拾棉工整个拾棉期间的生产、安全、生活管理和服务工作。
(二)制定出台激励政策,加大各级财政扶持力度。充分运用市场规则,利用财政和社会资金,加大对农民工赴疆拾棉的支持。同时制定出台扶持激励政策,把组织农民赴疆拾棉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确保赴疆拾棉工作顺利开展。一是实行路费及培训补助政策,每人补助100元;二是实行劳务中介组织劳务输出补助政策,每输出1人补助劳务中介费50元;三是实行拾棉工意外伤害人身保险,每人10元。
(三)建立利益趋动效应,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劳务输出是一种市场行为,必须按照市场规律,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强化市场各方利益,充分调动农民、中介组织、劳务经纪人三方的积极性。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组织农民赴疆拾棉可收取新疆建设兵团用工团场的劳务中介服务费。劳务经纪人在为拾棉期间的生产、生活进行管理和服务时,也可与新疆建设兵团用工团场签订协议,从提供的拾棉工价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中介服务费用。劳务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劳务中介组织、劳务经纪人的监督管理,制定利益分配监督管理办法,切实维护拾棉工的利益。要通过合理的利益分配,达到农民、中介组织、经纪人三方共赢的目的。
(四)加大对团棉场的考察力度,做到有的放矢。新疆棉田分布广阔,各地棉花种植情况、生产生活环境、团场用工条件差异较大。县劳务输出主管部门要与新疆建设兵团的各师、团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针对以前出现的医疗、拾棉工作量不足等问题,早做沟通,争取新疆建设兵团的支持与帮助。各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要具体考察到田间、地块,要对各个用工团场的棉花长势与历年产量、所需的拾棉工人数、拾棉工的食宿情况、交通医疗状况等做到心中有数,及早确定劳务合作的团场,签订好劳务输出用工协议。
(五)精心制定工作方案,确保工作顺利进行。大规模组织农民赴疆拾棉是一项艰巨而又细致的工作,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必须精心制定工作方案,从宣传发动、民工组织、培训体检、路途运输、拾棉管理、工资结算等过程,均要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要制定处置突发事件的预案,对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劳务中介机构、劳务经纪人做到职责明确、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共同做好农民工赴疆拾棉的组织服务和管理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