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林业局关于西安市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市政办发〔2009〕166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市林业局报送的《西安市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你们,请依照执行。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九年八月二十四日
西安市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实施方案
(西安市林业局 二○○九年八月十四日)
松材线虫病是一种毁灭性的国际检疫性病害,被称为是松树的“癌症”。根据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松材线虫病预防工作的通知》(陕政办发〔2009〕63号)、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迅速除治松材线虫病的紧急通知》(陕政办发密电〔2009〕1号)及陕西省林业厅《关于开展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的紧急通知》(陕林办〔2009〕270号)精神,及时开展监测普查松材线虫病,严控扩散蔓延,确保我市森林资源安全,特制定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工作实施方案。
一、松材线虫病简介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steiner et Buhrer)Nickle〕属线形动物门,线虫纲,垫刃目,滑刃科。松材线虫通过松褐天牛补充营养或产卵造成的伤口侵入寄主木质部,寄生在树脂道中大量繁殖,并扩散到全株,导致寄主组织细胞死亡。外部症状是针叶陆续变为黄褐色乃至红褐色,萎焉,最后整株枯死。
我市分布的寄主树种有油松、华山松、白皮松。
传播途径:一是自然传播。主要通过媒介昆虫携带传播,传播媒介主要是松褐天牛。二是人为传播。带有松材线虫和传播媒介的病材及其加工品等通过人为、运输工具等搬运到另一地区。
危害症状:病死木的木质部往往由于有变蓝菌的存在而呈现蓝灰色。病害发展过程分4个阶段:1.外观正常,树脂分泌减少,蒸腾作用下降,在嫩枝上往往可见天牛啃食树皮的痕迹;2.针叶开始变色,树脂分泌停止,除见天牛补充营养痕迹外,还可发现产卵刻槽及其它甲虫侵害的痕迹;3.大部分针叶变为黄褐色,萎焉,可见到天牛和其它甲虫的蛀屑;4.针叶全部变为黄褐色至红褐色,病树整株干枯死亡。此时树体一般有许多次期害虫栖居。
二、普查范围、调查方法和时间